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小說> 第694章 一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94章 一天 (4 / 5)

實際宋軍拿下善闡城後,整個戰場範圍已經進一步縮小,三路兵馬最遠的就是善闡城的宋軍到大理城楊義貞的後方軍隊,也不足七百里路。若是論範圍,並不比慶州戰役大多少了。

當然,難度要稍稍下降了一些,但也不可小視,畢竟兩家兵力還在宋軍之上,並且多少也有著一些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

環州寨到善闡城並不遠,只有四百來里路。

所以姚麟大軍出發後。訊息第二天下午也到了高升泰手中。

他先是滿臉的悲憤,不用說,自己家人將要被王巨打土豪了。

不過他頭腦仍很清醒。善闡城是奪不回來了,儘管他現在想不明白,宋軍如何只用了三天便將善闡城攻下的。實際不是用三天,只有大半天。第一天是紮營休息準備的,第二天是填堤壩的,第三天才正式攻城的,結果僅僅過了中午,宋軍就攻下了善闡城。

但無論是三天或是大半天,善闡城是收不回來了。

並且他現在軍隊就很是危險。雖然側面五千兵馬將宋軍堵在了祿勸甸西部山區,不過後方怎麼堵?

只要宋軍殺過來。那不是自己兩路兵馬包圍燕達的宋軍了,而會被宋軍裡應外合。迅速殲滅。

於是他立即下令,讓祿勸甸他弟弟高升祥的兒子高祥永白蠻風俗是取漢姓,用佛名為名,不過段氏入主大理後,也用了父子連名制,不過僅是連名,漢姓保留著,如高智升、高升泰、高泰明,段思廉、段廉壽、段壽輝。史冊沒有記載,但段正明段正淳的父親如不出意外,名字則叫段廉正,是段思廉的第三子。不過有點兒亂,如段譽又名段正嚴,實際按照這種父子連名制,應當叫段淳譽……)所率領側面軍隊立即向華竹部方向撤離,與自己軍馬匯合,然後再撤向弄棟府。哪裡還有一支高家的兵馬。如果能敵則敵,不能敵再哀牢山與無量山,與宋軍打游擊。真不行,還可以撤向永昌府與騰衝府,哪裡地形更復雜,即便宋軍派出一百萬兵馬,都無法剿滅。

而且他父親高智升為了掌控大理,有意地讓自己掌管大理東部一些地區,讓他弟弟掌管著大理西南的一些地區。

自哀牢山往西方向,他弟弟在那邊有很大的威信。可惜為了對付楊家,他弟弟也帶著那邊的軍隊前來支援,現在人就在善闡城中,肯定也沒有好下場了。否則這一行生機更大。

但就是沒有他弟弟,也只有這一條生路了。

而且也正好,楊家在這裡還有四萬兵馬,讓他們抵擋燕達的宋軍。不然讓這三萬宋軍纏上,是休想平安撤到弄棟府了。

華竹部有一條寬闊的熱帶河谷,兩邊則是茫茫的崇山群嶺。

不過從華竹部到弄棟城則有零碎的小河谷,三分之一是山路,三分之二則是平坦的河谷道路,撤退起來很快的。

命令下達後,高升泰迅速讓自己的兵馬收拾行李,迅速撤退。

動作太快了,等高升泰將兩萬多兵馬全部撤走,楊家那邊的主帥,楊義貞的長子楊貞和才得知了這條訊息。

楊貞和大驚失色,這是怎麼一回事。

就在他莫明其妙之時,高祥永撤走大軍,苗履迅速帶著一萬步兵殺了過來。

燕達也得到了訊號,也開始反攻。

僅是一會兒,楊貞和的大軍就開始了潰敗。

自然而然地,他們同樣也撤向了華竹部,只有從這裡才能繼續向弄棟府撤離,再從弄棟府撤向大理城。不然撤向善闡城的高家?

敢情到現在,他們還不知道善闡城已經被宋軍拿下。

苗履與燕達一左一右。死死地將楊家這四萬兵馬咬住,不過好在從環州寨到華竹部中間隔著一道茫蒼蒼的大山脈。

楊貞和利用大山的優勢,且戰且退。終於退到華竹部這個大河谷。又立即下令,繼續向弄棟城撤離。高家為何撤退,他不大清楚,不過知道高家是撤向弄棟府方向的。

只要追上了高家的軍隊,反正弄棟府是高家的地盤,那麼就成了高家與宋軍死咬了,自己則就能平安撤回大理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