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小說> 第756章 第一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56章 第一步 (3 / 7)

至於那些被處罰的劣紳,值得同情嗎?

直到這時,京城的百姓才漸漸認清楚王巨。不僅是武功,治理上也很厲害的。

銀行司的種種,也被扒了出來。

露布上變動不大,大多數是大家都知道的,銀行司成立後,將與飛錢司二合一,郵驛使沒有合在一起,畢竟它還有一個重要的責任,那就是替朝廷傳達訊息。因此將它分為兩個部門。一是民用書信往來與郵寄,這個部門是屬於銀行司管轄的。替朝廷傳達訊息。則與銀行司無關。

這個一分為二,大家也不感到驚訝。再亂,還有現在的宋朝官制亂嗎?

比如如今的西府……

於是業務範圍,包含了以前飛錢司與郵驛司的業務,寄錢寄物,異地取款,等等,當然,這得收手續費的,它也是未來銀行司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然而這個業務收入切不可小視,以前想異地取款很難的,無他,缺少貨幣也。

往往一些出產布帛的地區,兩司下屬司務,也因為沒有銅幣,可能百姓不願意接受原來的紙交,於是只好拿出布帛給百姓或商賈。這可是布帛產區哎,百姓樂意麼?

但現在不同,因為即將發行大量的新交,幾乎完全可以實現真正的異地取款。

露布上不僅指明瞭這一點,還說了一件事,那就是在這五六年內,朝廷將撥出四千萬斤銅,彼岸將支援一千萬斤銅,分四次鑄造大量銅幣。

實際合在一起不過五千萬斤銅,就算是偷工減料,也發行不了兩千貫銅幣。

而以前因為缺少貨幣,宋朝幾乎每隔兩三年就要鑄造一批銅幣,特別是火藥運用後,平均每次鑄造量都達到了四百多萬貫,然並卵,這個數量甚至都跟不上宋朝經濟增加數量的一半,因此無論宋朝鑄了再多的銅幣,市面上仍然陸續錢荒,甚至越來越嚴重。

其實說不說,這一千幾百萬貫銅幣起的作用都不大,但說了出來,就會振奮人心。

有那麼多金銀,似乎又有了那麼多新銅幣,交子信譽也就有了,當然,異地取款等,也可以完全實現了。

這就意味著,僅憑藉這一條,就可以獲得大量收益。

其二就是貸存利差,其實許多訊息靈通的人士同樣也知道了,王巨在慶州已經做過了相關的示範。

存的利息與慶州的利息差不多,在三厘之間,存的越長,利息越高,越短利息越低,活期的沒有,但不會象一些錢櫃那樣,收取“保管費用”。

貸的利息是一分,但三年以上的長貸,則會漲到一分二厘。

以家中的固定財產抵押,如果能抵押出來一萬貫,就可以貸到一萬貫。

赤貧百姓與客戶也可以貸款,不過貸款的數額比較小,最高不超過五貫錢或相當於五貫錢的糧布棉。如果還不起,就替朝廷做短役了。反正現在朝廷執行了免役法,許多差役是短役。役滿後,官府代替百姓將役錢交給銀行司。

但莫要小看了這個小數額貸款。春荒到來,那怕就是五貫錢的小貸,或者相當於五貫錢的糧貸。那也會救命的。

有一些有良心的官員看後,不停地點頭。表示認可,這才是真正的青苗貸!

王安石那個青苗法豈不是胡來嗎?

但沒有王安石的免役法,那來的這個以役償貸之策?

然而有極少數官員與一些高利貸商人全部蹙起眉頭。如果是這樣,將會嚴重衝擊了他們的高利貸市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