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後便是市易司,它的性質就是平抑物價,打擊不法商人囤積居奇,另外還明確了一個功能,那就是賣!
南方發運司並沒有取締,只是它又回到了以前的功能,僅是負責運與買。餘下的權利一部分重新回到各種轉運司與提舉司手中,一部分為市易司而服務。
所以這個賬目想對比出來,非常地困難。
但李受之又說道:“如果將節約也當成收入,那麼現在的市易司還不如回到原先的九路發運司。”
節約怎能不是收入?
況且還關係到雲南路與交趾路的融合。
王巨滿意地點點頭,舊黨有溫和派,新黨也有溫和派,比如李承之,王震,還有朱初平,都屬於溫和派新黨。
這些人的觀點,才接近於王巨的想法。
“李司使,繼續盤查吧,不然我不能說服大家。”
“行。”
“再下令,從廣南撥出一些錢帛,支援瓊州島四州軍。”
這也沒辦法,王巨在南方用錢用得暢快淋漓,無人過問,不僅是朝廷賜予了王巨權利,主要是南方用費大,朝廷支援力度不強,餘下的費用多是來自戰利品,或者王巨自己兒掏腰包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到了朝廷,得必須遵守朝廷制度了。
財政上的週轉,中書可以過問,但必須是由三司去執行。
朱初平還寫了一件事,海南百姓窮啊,故此多舉貸於豪富之家,其息每歲加倍,展轉增益,遂致抑僱兒女,脫身無期。宋朝的高利貸真可恨啊,可這個王巨真沒辦法了。
李承之回三司,王巨將這道奏章,以及他的想法寫下來,一起送給趙頊。
但很快,攻擊就來了。
第三天朝會上。孫固進諫道:“中書提議,從廣南內陸額外撥兩千駐兵前去瓊州島,瓊州亂乎?若不亂。為何撥兩千官兵前往?”
他的話外之音就是瓊州如果不亂,王巨提議撥兩千官兵。則是勞民傷財,無事生非。如果是很亂,那麼你以前主持兩廣軍財事務,是幹嘛的!
王巨譏諷道:“孫公,遼國現在可有吞沒我大宋之心乎?若有,孫公為何多次提議清靜無為。若沒有,我朝何必在河北河東邊境駐紮幾十萬大軍?”
其實王巨提議增駐兩千官兵,要的是震懾。而是戰鬥,與現在的河北河東大量駐軍是一個性質。
有了兩千官兵入駐震懾,才能與當地的黎人們處理好耕地糾紛,否則瓊州這些弊病仍會繼續持續下去。
孫固卻有意指鹿為馬,於是王巨以其矛攻其盾。
然後王巨又說道:“陛下,臣接到朱初平這道奏章時,中書有人擔心臣會因此被彈劾。臣南下,主要是為了平滅交趾,因此重心乃是廣南西路本土,對瓊州有些疏忽。當然。它也是臣的失職之處。如果因此朝廷對臣有所處罰,臣會毫無怨言。但切莫含沙射影、指鹿為馬或吹毛疵地對臣進行攻擊。若此,恐怕任何州縣的地方官員。都不能處理好政務了。”
王巨真有錯誤嗎?
或者能說有吧,至少是疏忽了。
不過王巨南下,是為了滅交趾的,這才是主。至於治理廣南,只是順帶的,其實在平滅交趾與大理後,還能將廣南西路治理成那個樣子,已經很不錯了。
如果非要在雞蛋裡找骨頭,不但是王巨。任何官員都沒辦法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