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小說> 第818章 致命之旅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18章 致命之旅 (3 / 5)

然後將形勢對這些強人壯馬講了講。

自伐夏之戰開始,損失最重的就是鄜延路,特別是永樂城一戰,差一點讓鄜延路十室九空元佑四年,西夏欲以永樂城降俘民夫交換蘭州米脂塞門地區,交轄時只蒐集到一百五十九人,交領時僅一百四十九人,餘下二十幾萬軍民皆被坑殺,即便押到西夏後方,在短短几年裡同樣被虐殺),其次就是涇原路,涇原路是害在高遵裕手中了,一起在靈州城外被黃河冰水淹死。

所以必須講一講,不然大家信心不足。

然後三軍集結,忽然兵出橫山,西夏於橫山那邊哪裡有什麼兵力來抵抗?僅是三四天功夫,种師道勢如破竹一般,再度攻陷鹽州。又學習涇原路,強行將當地百姓向環慶路轉移,而且也不用向渭源轉移。北方兩路死傷慘重,這些烈士家屬一小半都被動員遷徙到了彼岸。騰出來的地方足以安頓鹽州一帶的百姓了。不過與靈州不同,靈州深入敵腹,賀蘭山一帶或多或少還有一些西夏官兵,因此宋軍匆匆忙忙地毀城燒房屋莊稼,轉移百姓,隨後撤離靈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鹽州的情況要好得多,种師道甚至下令,讓他們務必多帶糧食前往慶州。然後再由官員安排,打散到各村各寨,甚至因為時間寬裕,有足夠的反應空間,种師道還發動前線的軍民,再度來鹽州運輸青鹽,不僅青鹽或多或少地補貼一些兵費,運的青鹽越多,以後走私的青鹽數量也就會相對地減少,等於減少了未來西夏的收入。

不過朝廷接到訊息時。百姓還沒有轉移,也沒有發動前線軍民運輸青鹽,才剛剛攻克鹽州城。但因為抽不出兵力,梁氏在興慶府只好望洋興嘆,眼睜睜地看著鹽州被宋軍攻下。

這是意外之喜了。

最大的驚喜還在會州哪裡。

接到定西城戰役的訊息,特別接到禹藏花麻詐降的訊息,梁乙逋氣得差一點吐血。

然而現在他們這路兵馬就很危險了,攻不下定西城,西夏與吐蕃仍是各自為戰,吐蕃那邊還好一點,特別是西夏這邊。涇原路主力軍隊已經基本平定天都山,徐徐南下屈趺山。蘭州還有一支強悍的宋軍呢,自定西城到平西砦又集結著大量的宋軍。十萬西夏兵馬呆在平西砦外,就好象呆在一個口袋裡。

即便宋軍不合圍,這一行也不會有作為了。

梁乙逋立即下令撤退。

但這時候他還沒有意識到危險即將到來,畢竟涇原路就那麼多兵力,分了幾將官兵來到定西城,同時鳴沙城那次會戰似乎又出動了六七萬兵馬,餘下的還能有多少兵力,恐怕為了這一戰,涇原路連強人壯馬弓箭手也一起動用了。

他想當然了,雖然這一戰波瀾壯闊,但真沒有動用多少強人壯馬,甚至連農耕生產都沒有耽擱什麼。

不過在這個口袋裡,還是很危險的,必須撤到河西才能保障安全。但到達河西,黃河幾個渡口,蘭州那邊是不要想了,最近的渡口就是從會寧關撤向北方,自黃河岸邊的古烽臺渡過黃河,這一行足足一百四十里路,並且多是崎嶇的山道,加上十萬大軍撤退,格外緩慢。

所以得抓緊速度,不過只要渡過黃河,那邊就是西夏的卓囉監軍地所在,十萬兵馬也就安全了。

剿殺開始。

確實鳴沙城外一戰,宋軍動用了六七萬兵馬,但大部分兵力乃是張守約與秦貴從環慶路帶來的軍隊,雖然涇原路動用了一些兵力,也支援了平西砦等堡砦幾將官兵,但近半兵馬,暗中放在了德順軍。

而會州多是山區,又正好是大軍行動的最佳掩護,就在定西城戰役打響之時,姚雄郭成等將帶著三萬兵馬夜行晝伏,開始向會州潛行。

就在西夏十萬兵馬離古烽臺渡口還有四十幾里路的時候,一個叫石觜溝的地方,姚雄帶著三萬兵馬殺了出來。

接著,王廣鬱與李憲帶著兵馬從西邊趕來,投入戰鬥。

這時候梁乙逋兵力仍佔據著優勢,不過士氣沮喪,兩相持平了,兩路宋軍也有意識地圍堵,而非是一決生死。

由是梁乙逋的大軍死死地被兩路宋軍拖在這個山溝裡。

第二天下午,平西砦諸將與禹藏花麻又帶著三萬多大軍殺到,這支生力軍的到來,三路宋軍才正式展開攻擊。

其實就是現在,宋軍的兵力仍沒有梁乙逋兵力多,不過宋軍連番大捷,士氣高昂,夏軍士氣普遍低落,宋軍軍中更是名將如雲,許多將領皆是萬夫不擋之勇,只一會西夏大軍就開始節節敗退。眼看自己的軍隊即將崩潰,梁乙逋只好下令,強行向北突圍。

一路向渡口衝去,這個渡口仍在西夏人控制當中,梁乙逋立即下令渡河。

不過它只是一個普通的渡口,並沒有多少渡船,只好一船船慢慢地擺渡,後面宋軍又在不停地攻擊。導致西夏有的將士為了搶渡,開始自相殘殺。

這樣越亂,渡得就越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