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小說> 第835章 同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35章 同意 (3 / 5)

“還記得前幾天劉昌祚與种師道送來的情報?”

“原來是梁乙逋……”

“我原來就猜測出可能是他,現在已經可以證明了。因此這份國書反而成了好事。”

王巨說得不清不楚,不過韓韞已經會意。王巨又帶著韓韞離開軍營,來到黃河岸邊,天氣已經冷了下來,河水瀟瀟。王巨看著滾滾的大河,說道:“韓兄,我有一事不決,你還記得我前天釋出的那條命令?”

“就是那條樹苗換木令?”

“正是。”

“這條命令會有爭議,以後執行也不會認真,但爭議不會太大。”韓韞評價道。

這條命令是前天王巨下達的,他通報整個陝西路全境,未來如果有人伐木,每伐一棵樹木,必須於前一年載上十棵以上的樹苗,並且還要在第二年伐木前最少保持十棵樹苗成活,然後交納相關稅務後,才可伐木建屋,或者販運謀利。

如果在宋初,這道命令會有人牴觸的,但黃河多次氾濫改道,再加上王巨的數次提及這個水土惡化,想一想昔日那麼富饒的大非川,現在什麼樣子?

就說大非川之戰,論欽陵動用四十萬大軍大敗薛仁貴,這四十萬大軍多是來自烏海與大非川的吐谷渾各部戰士,但現在呢,將整個烏海與大非川所有百姓,那怕連嬰兒都加在一起,也不會有四十萬人。

因此會有一些木材商人排斥,排斥的人不會太多,但也不會認真執行,否則對陝西路水土保護作用會很大的,以至韓韞看到後,都沒有太在意。

“其實當時我準備兩條命令一起頒發的,不過第二條命令始終讓我猶豫不決。”

“很為難嗎?”

“是有點為難。”

那就是稅賦,熙河路百姓開始交納兩稅,同時市易法同樣也罷免了,那麼湟州路同樣也要交納兩稅。

莊稼十稅一,因為大多數地區只能種一季,因此王巨來到河州後索性明文規訂上田每畝稅兩鬥,中田一斗半,下田一斗。餘下就是牲畜,在中原那邊牲畜不計財產也不徵稅,這邊多數部族以牲畜業為主,肯定不能照搬了,所以還是十稅一,羊每十頭稅一,牛成長起來更慢,每二十頭稅一。馬則是多多益善,每五十匹馬稅一匹。

餘下的官府收入則以商稅為主了。

王巨來到河州後還再三申明,除了這些稅賦外。不得以任何名義收徵任何苛捐雜稅,各部族同樣有權利拒交任何苛捐雜稅。

除了這個稅賦外。還有強人壯馬。

壯馬是保留的,未來還會有戰爭,比如內部的叛亂,周邊一些小部族在極度貧困下,過來騷擾,特別是河西走廊,遼國多半不會派大軍過來入侵,太遙遠。但周邊還有高昌回鶻與黑汗,北方又有阻卜人,說不定遼國會唆使蠱惑他們過來入侵。因此除了官兵與邊兵外,也要適度地保留一些壯馬。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再者強人,但十名丁壯,才可以徵一名強人,而且有很多限制,必須有材力者,年齡必須在二十歲到四十歲之間。可未來他們不是用來作戰的,而是協助官府運輸。或修建堡砦,或者配合官府緝賊防盜,也就是起著保丁與廂兵與短役的作用。每年役期不得超過三個月。雖然這個役期有些長,不過其戶免所有兩稅,每年朝廷還會發放五貫錢薪酬,用來養馬費用,或者對強人耽擱活計的補貼。

利用這種調整,漸漸將吐蕃原先的兵民合一制度取代,都是老百姓了,別想兵的事,也別想武器戰鬥的事。慢慢地大夥對戰場印象越來越陌生,那麼河湟也會變得越來越安靜。

後面這一條沒有問題。問題是前面的。

以前湟州各部是不納稅的,但也不是等於湟州各部百姓就是天堂了。因為各部大多數財產把控在各個頭領手中,只能說這些頭領沒有夔峽路那些頭領苛刻。

此外每次作戰時,各個戰士的武器、戰馬與糧草,多是自備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