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楶代表宋朝與他們談判,先是笑咪咪地說:“去年元旦太保對你們說,這個寰宇究竟是誰家天下,今年太保又對你們說,如果你們遼國自以為大,我們宋軍必將與你們決戰於燕雲城下,但你們偏不聽……”
兩個遼使什麼話兒也沒有了,不是決戰燕雲,而是雲州已經控制在宋朝手中了。
章楶頓了頓又說:“但某接到官家詔書,還給你們契丹一個機會。”
“何?”
“官家於詔書上批註,兩國重新和好,包括那個歲幣一文不少,但這個歲納得改為歲賜了,因為你們遼國已經沒有我們大宋強大。”
何謂納,何謂賜?納是臣子向主人納款的,賜是主人賞給臣子的!
如果不是當時富弼力爭,甚至連納都沒有,而是改為貢,臣子給主人上貢!
兩名遼使心中不服,但現在主動權不在遼國手中,於是緘默不語。
“至於疆域的劃分,河北河東已經劃分完畢,我朝不會反悔和約,但河西沒有劃分,那麼就依現在佔領的為界,東到夾山,南到古長城,北到陰山,為我朝疆域,以北以東為貴國疆域。如果貴國同意,我朝立即從雲州撤軍,並且讓開道路,讓斡特整那一部兵馬撤回貴國。”
也就是山後宋軍所佔領的這數州還會交給遼國,但云內州、天德軍、東勝軍、以及河西的河清軍、金肅軍、寧邊州一起得割讓給宋朝。
“不可能,”兩名遼使叫道。
“之所以官家想與貴國重新議好,乃是我朝一些士大夫熱愛和平,力勸之故。但做為某,倒不希望你們契丹同意,那樣,某可以與太保合力替大宋乘勝追擊,一舉將燕雲收復。另外再對貴主帶一句話,不要以為又在歸化州集結了許多軍隊。某與太保能在兩個月之內,讓你們契丹山後翻天覆地,同樣也能輕鬆地將你們歸化州那支軍隊擊敗!到時候不是收復燕雲那麼簡單了……而是滅國!對了,某剛剛接到一條訊息,阻卜人又開始叛亂。”
耶律洪基也收到了這條訊息。
磨古斯留下一部支援宋軍建設居延海北城,以工換武器,帶著餘下下屬返回,然後組織各部商貿,同時又用手中的武器拉攏各部族,再加上他於夏州叛變,遼國西北路招討使耶律敵烈聽聞後,率領大軍殺了過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此磨古斯早有防備,率領一些投奔他的部族戰士展開了反擊。耶律敵烈大敗而逃,磨古斯便聽從了當時黃河岸邊王巨的提議,公開建立大突厥國,其實大草原上各部族變動很大,他們也早不是突厥人了。不過得立一個國號,才能有更大的號召力,況且突厥一度於草原聲名赫赫。
隨著磨古斯又派使請求王巨,提供更多武器,這個立國號有多少號召力不得而知,但與遼國真的撕翻臉皮了,王巨也同意了,立即派人將大批武器送到居延海,這時居延海北城也建設得差不多,讓磨古斯的部下帶著這些武器返回大漠。有了更多的戰士,有了更多的武器,還有傳說中的未來宋朝大力支援,以及一些部族對遼國的不滿,一時間許多部族紛紛響應。這個訊息無疑讓遼國更加雪上加霜。
宋朝能退兵回去,那是最好不過,明年開春,再來慢慢解決磨古斯。
但宋朝提出的要求太苛刻了,不但是割讓六州之地,那個賜也不能接受啊。
就在這時候,章楶主動派人送來一份書信。
天氣更冷了,有些水窪清晨起來結起了薄薄的冰花。
這也是遼人的,如果換成宋人,早就凍趴下了。
斡特剌忽然下達了一條命令,大規模的宰馬,吃飽了喝足了,向北方轉移。
其用意也簡單,馬上天會更冷了,黃河冰封,在這邊黃河再怎麼冰封,也休想逃回去。但北方灣口那邊地形要相對平坦許多,雖有許多峁梁土山,但皆不高大,黃河不再成為天塹,則容易開啟缺口突圍。可能凍死的,可能被宋軍剿殺的,只有一小部分能逃回去。但在後方不能提供支援的情況下,這也是唯一的出路。
然而這道命令下達,全軍大譁。
現在又冷又餓的,宋軍在四周虎視眈眈,如何向幾百裡外的北方轉移。而且斡特剌指望的是黃河冰封,那得多冷哪,俺們能熬到那時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