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酒帶來的影響?”
“可不是,儘管華池縣百姓與蕃人以及駐軍可能一年就要消耗一百多萬斤酒,現在燒酒賣出的總數還不足二十萬斤,其中延州那邊還分擔了一些壓力。但是燒酒更耗糧食,我們來不及釀酒,只好購買成酒過來蒸餾,實際等於在消耗糧食,多了這份糧食的消耗與少了這份糧食的消耗,情況會截然不同。況且未來的交易數量會越來越大。”
想要達成王巨的心願,最少要售五十萬斤到山那邊。
這個數量不算大,不要遠銷到更寒冷的阻卜韃靼與遼國夾山地區,即便西夏內部,一人喝上一斤酒,那也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王巨那三戰不會帶來任何影響,仗照打,生意照做,商人逐利而行,那有多少人考慮到國家。
並且隨著它名氣打響,環慶路與鄜延路也開始有了部分市場。
這個情況王巨也是樂於其見,賣得越多,手中的資金也越多,也能打造換裝更多的鎧甲武器。
然而糧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了,若不是慶州與延州其他的縣分擔著這個酒的壓力,酒價與糧價還會進一步上漲。
“最可怕的是商人,他們逐利而行,一旦察覺,又隨著哄抬糧價,糧價大幅度上漲,傳到朝廷,會不會有人彈劾我?”
葛少華蹙起眉頭。
“所以我先是推廣牛政,鼓勵百姓買牛養牛,又先修到鄜州的道路,然後購買冬小麥種子,勸說大家播種,無外乎就是為了使糧食產量增加。接著便是廣修水堰,有了這些小水堰,百姓就可以耕種更多的土地。有了這些利好的訊息,商人也就不敢哄抬糧價了。”
“子安遠見,我不及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也談不上什麼遠見吧,只能說多思多想,不要留下太多把柄授予別人之手。”
然而這些還不是可怕的。
最怕的就是孫沔不走,今年李諒祚吃了大虧,也來不及調兵遣將了,拖一拖同樣也要拖到明年秋後,但那時他為了報復,會對慶州發起更加猛烈的進攻。
如果蔡挺來到慶州,可能依然靠環慶路一州兵力將西夏人擊退,那麼對糧價影響不大。如果孫沔在,到時候必然束手無策,請求援兵支援。三軍未發,糧草先後,大量官兵援救慶州,這個糧價又會瘋漲。
若是有人對自己不快活,那麼這三戰不是功勞,反成挑起了事端。這個酒更不是功勞,反成了抬高糧價的主兇。
從這時候起,宋朝已經正式進入顛倒黑白的世界,什麼妖蛾子都能發生。
於是王巨說道:“子深兄,麻煩你再去一趟京城,聽一聽朝堂的動靜,特別是有關西北,有關環慶路的議論。”
“好。”
葛少華悄悄離開華池城。
王巨繼續走寨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