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城頭上種診與章楶以及諸將士也看著敵人。
蔡挺是不能來大順城親自督戰的,後方還需要他指揮。但現在蔡挺也漸漸對章楶十分看重,大順城能否守住,乃是關健中的關健,因此他也將章楶派來。
黃指使說道:“西夏來了多少兵馬?”
“不會少於十萬。”種診低低說道。
這裡不是河北平原,十萬兵馬而來,到處在安營紮寨,從低矮的山丘到平坦的河谷,一眼都望不到邊際。
“也不用怕,我方才仔細地看了許久,敵人雖然數量龐大,可是僅從紮營來觀看,便能看到他們軍紀混亂。為什麼諸葛亮退兵,司馬懿看到諸葛亮留下的營壘,稱天下奇才。也是此緣故。”章楶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營都扎不好,就不要談軍紀了,沒有軍紀,一支軍隊如何能強大?
他又繼續說道:“實際如今宋夏之爭,與當年的魏蜀之爭十分相似,諸葛亮主攻,司馬懿主守。雖然看似司馬懿無功,但因為蜀國狹小,最終將蜀國活活磨死。我與王子安所說的淺攻戰術,便是當年的司馬懿戰術的翻版。”
司馬懿與諸葛亮誰厲害?
還真不大好說,表面上諸葛亮應當更厲害,蜀國力量更小,卻將司馬懿打得不敢還手,豈不是更強嗎?
實際未必。諸葛亮對手只有一個,曹魏,小阿斗能給他帶來什麼忌憚?即便他主動請求貶官,蜀國那一個大臣將士敢不聽從他的號令?
然而司馬懿卻困難多了,不能真打。功高了必然震主,又不能不打,讓朝野上下要看到他的戰果。想要掌握這種分寸,何其困難。因此當時在三國當中,他與諸葛亮、陸遜兩名主帥相比,他的處境最難。
所以諸葛亮說過一句話:“平生所患者。獨司馬懿一人而已。”
那是一種讚揚,一種忌憚,還是一種隱隱的害怕……
司馬懿什麼心思,章楶與王巨不會想的,章楶心思也許更簡單一點。那就是建功立業。王巨心思要複雜得多,他想做一名超級權臣,不這樣不能辦事啊。
他不辦事,那麼隨之而來的,北宋必然滅亡。北宋滅亡,那不是宋朝一代的末落,而是整個民族的末落。至少在宋朝之前,還沒有那一個遊牧民族取代了整個中國。只要稍稍恢復。便立即成為世界中心。
然後再看看清王朝,不能說清王朝一無是處,清朝的疆域也許不及唐朝巔峰。但是最穩定的廣大疆域,這是功。但在這個功的背後呢,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有一個故事,說有一浙江人好與西洋人爭勝,曾發明了連發二十八發的鳥統,想獻給軍營。夜裡做夢有人斥責他,說上帝好生。汝如獻此器使流佈人間,汝子孫無噍類。他嚇得不敢往上呈報了。
這個上帝不是西方人的上帝。中國古代很早就有了上帝的名詞,昊天上帝,天上的人君!
這是故事,但實際真有此事,發明者也真是浙江杭州人,名叫戴梓。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謀反,戴梓帶著他的二十八發連珠火統獻給朝廷,實際就是機關槍,遠勝於同類西方的火器。不僅有機關槍,後來他還發明瞭子母炮,為平定噶爾丹起了巨大作用。康熙大為讚賞,親自命名為威遠將軍炮。然後戴梓最終的命運是“常冬夜擁敗絮臥冷炕,凌晨踏冰入山拾榛子以療飢”。
戰事停下後,康熙也將它們深藏於兵器庫了,其他人更不敢過問。戴梓同樣鬱鬱寡歡中去世,但他沒有想明白一個關健,康熙為什麼這樣待他?
康熙昏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