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全文免費閱讀> 第三五四章 驕傲(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五四章 驕傲(上) (2 / 3)

“陛下,臣將戰爭分成三步,一是戰前準備,二是戰鬥中,三是戰後善後,但看我朝呢。敗了吵,勝了也要鬧,真真奇怪。可有幾人知道這個戰後的善後?”

“善後?”

“就是,戰後要做的事,不僅是獎勵與撫卹,主要是如何利用這一戰,擴大戰鬥的果實。”

“王巨說來聽聽。”

“臣就說一說得到綏州的好處與壞處,先說綏州本身。為何以前李元昊攻破豐州之後,朝堂中有許多大臣議論,要丟棄府麟二州,因為這兩州與陝西隔著綏銀二州,無法救援。加上西夏屢屢侵逼,許多百姓逃到河東境內謀生。雖有大河川之美,缺少百姓耕種,就無法養活更多的戍軍。戍軍少,又孤懸於海外,便成易攻難守之勢。因此才有大臣議棄之。不過還好,當時朝堂有人清醒,反對此議,沒有棄之。否則真棄之了,讓西夏得到了府麟,陛下你再想一想,河東北面就是遼國,西側西夏人自府麟路隨時能跨過黃河入侵。到時候河東會是什麼狀況?”

“河東危矣。”

“河東一失,京城可安否?”

“難安,舉國危矣。”趙頊喃喃道,這一講他才知府府麟路原來這麼重要啊。

“請以後陛下稍稍善待折家。”

“外界傳言你十分看重蕃人……”

“陛下,你莫出此語哪。凡是宋人,蕃漢一家,都是宋人。凡是我敵國之人,無論是否是漢人,都是我敵,如梁氏是也。有人不知世理,用安祿山說事。難道哥舒翰與高仙芝不是胡人?曹操倒是漢人,可忠乎漢朝?司馬懿倒是漢人,可忠乎曹魏?象唐朝那種節度使制度下去,就算不用胡人,全部用漢人,也早晚會出大事。這才是真相。胡人不是不能用,略略防範即可。”

“這才是道理,”趙頊說道。一語擊中!然而聽司馬光他們的那些話,似是似非的,趙頊腦子都聽大了。

“陛下,還是說綏州吧。得到了綏州,陝西離府麟二路很近了。想要選擇一條安全的道路,自綏州就有平緩的渡口直奔石州,此乃以前拓跋李家進入河東之大道也。因此自綏州到石州,再到嵐州,就能迅速進入麟州。如果敢走的話,直接從變得單薄的銀州撕開防線,互為犄角。府麟路立即不再變得單薄了。並且銀州夾在府麟路與綏州中間,隨時搖搖欲墜,西夏只能派出重兵防範。實際只要將西夏拖得增加常駐兵力,西夏早晚會窮蹙,矛盾激化之下,更多部族思奔我朝,不戰即可讓西夏亡國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有道理,繼續說。”

“我在小時候曾說過沒藏訛龐侵耕屈野河的原因,說沒藏訛龐所在的沒藏族不大,想要掌權,必須收買人心。仍西夏貧困,他手中經濟不足,這才侵耕屈野河謀利。實際還有一個原因,西夏看似大,實際小。許多地方乃是苦鹼沙漠戈壁灘。包括鹽州地界。雖然產鹽。但多是苦鹵之鹼地,不出產糧食。因此橫山各部多用皮毛等物品與我朝交易布帛、茶葉與糧食。西夏侵耕屈野河,也多少緩解了一部分糧食困難。綏州無定河畔與大理河畔有許多平坦的河川可供耕種,這是種諤說能供養上萬弓箭手的由來。這點耕種面積放在我朝不會多痛惜,但放在西夏人眼中,那會深深的痛惜。”

“對啊,朕茅塞頓開了。上茶,端坐。”趙頊衝遠處幾個堂吏喝道。

得好好長談一番。

堂吏端來坐椅。沏上茶,然後豔羨地看著王巨退下。

王巨又說道:“陛下,臣再說第三利。臣家鄉有一個李三狗,你知道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