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鹽技術交給所有衙內後,很快氾濫成災,銷路不錯,它不象原先強行磨碎的細鹽,因此乾淨易融化,特別宋朝冷菜比較多,高檔酒樓第一個就離不開它。但因為技術敞開了,製做的人多了。價格猛烈下降,完全成了薄利多銷的生意。敞開的結果,因為有許多是私鹽模式。國家也不象以前那樣受益了。
趙頊無意中曾問及此事,然後將當初幾個參與的華州官員。又再度貶官。反正那幾個參與的官員,這輩子休想再上來了。
當然,那也是過去式。
受損的僅是細鹽,無奈,當時不管是王巨,還是延州的商戶,地位太低。不過燒酒與竹紙出來後,再也沒有人敢打它們的主意。
趙念奴說道:“陛下。不是,你嘗一嘗。”
趙頊伸手醮了一點,放在嘴邊嚐了嚐,驚訝地說:“這是什麼物事?”
“好東西吧,你再看這個,這個可以放在嘴裡慢慢吃的。”趙念奴又開啟另一個罈子說。
“這就是你們要做的生意?”
“什麼我們,擴大了,以後還不是交給內藏庫,我們是在替內藏庫經營。”
“慚愧啊慚愧。”趙頊哈哈樂道,讓衛士抱著兩個小罈子進宮。
趙念奴這才說:“全二長子。將這兩樣東西帶給你家大郎,問符合不符合他要求的標準。”
“喏。”全二長子回去。
新年很快到來。
按照慣例,除夕之夜。宋朝皇帝會在宮中宴請重臣。
看著眼前一大群大臣,趙頊忽然心中產生了一種厭惡。
他不是傻子,為什麼大名府會有那樣的言論傳出,不一定是韓琦,韓琦已開始漸漸遠離政治中心了。正是這些人當中的某些人放出的風聲。
人心不足啊。
想到這裡,他舉起酒杯,向東方遙祝了一下。
東方的那個人才是他想要的臣子,而非是眼前這群人。
在華池縣,開創了大順城之大捷。一振宋朝衰落的三軍士氣,然後修鄭白渠。不僅如此,還有木棉。即將獲得一個富裕的嶺南,還有犁刀、鐵鎝,軍事,民生,經濟,水利。幾乎成了這沮喪兩年的唯一亮點。
祝了祝,一抑脖喝下。
不過這個動作,所有大臣不明所以然了,以為皇上搞什麼亂七八糟的儀式。
趙頊說道:“諸卿家,新年即將到來,朕拿幾樣好東西給你們看。”
說著一拍手,衛士呈上來四樣東西,一件鎧甲,一把提刀,一把弓,一把弩。
“王昭明,你出來。”
沿邊四大太監王昭明、李若愚、梁實、韓則順因為在邊路上勞苦功高,有威望,文臣看不下去了,呂誨再三彈劾,去年六月四人並罷,召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