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全文免費閱讀> 第四二九章 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二九章 道 (2 / 3)

“也不是齊人那麼簡單,陛下,你是一國之君,天下共主,但能直接控制每一個百姓嗎?”

“不能。”

“能也不能,陛下肯定不能直接控制億兆子民,但有方法控制。陛下選擇忠心能幹的宰執、臺諫、兩制官員,再與他們共同選撥良臣為各部司官員、各路轉運使、各州縣官員,再由他們透過胥吏與縉紳,向百姓下達詔令,管理百姓,就能控制天下了。在這裡,陛下是最高一層的寡人,然後到京城重臣,再到地方官員,再到各地鄉紳,再到百姓。京官、地方官員、鄉紳是重要的中間組成部分,他們對陛下不忠,陛下的意旨就無法達到基層的百姓手中。想要他們忠心,就必須給他們更多的權利,故夫子又提出尊尊,就是明確這種關係。”

“既尊尊,如何‘均’‘安’?”

“這就是道,因此夫子從來不明確評議人性之善惡,而是用了很多的心思去注《易》,這個易就是調控之道,而非是騙錢的算命之術。這個道就是儒家的中庸,道家的太極。”

孔子當年修易,雖然不能說完全為了卜卦,但多少有些卜卦的用意,王巨美化了,趙頊也沒有抬槓,只是又問了一聲:“太極?”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善中有惡,惡中有善。尊尊中有齊人,齊人中有尊尊。但這個太極是流動的,故智者要根據情況變化去調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易裡面的卦爻?”

“正是,其實它就是道。春秋戰國之時,戰亂不休,故老子希望大家清靜無為無爭,這成了道家的真義。夫子希望周室強壯,由上往下梳理,減少諸國的戰亂,故提出了尊尊。但憑藉尊尊還不行的,因此又提出了仁愛、節義、儀禮。放在我朝,開國之初,只有三百萬戶人口,土地不緊張。缺少兼併的土壤,故開國之初,連高利貸也沒有市場。但隨著時間推移,現在人口翻了四倍多,土地緊張。給了兼併的土壤,高利貸也隨之變得可怕起來,這時貧困百姓生計之難,反而勝過了開國之初。所以這時明智的做法,更加要推廣齊人之術,給貧困百姓一線生機……”

“它與免役有何關係?”

“免役可以。但切記一條,所募的免役錢滿足募役費用即可了,千萬不能以用作為斂財工具,更不能向五等以下戶攤派免役費用。”

青苗法好不好?

它用心是好的,然而因為從上面就開始打著斂財謀利的想法。於是產生了許多醜陋的現象。

比如三等以上戶,有的人也需要借錢,比如救急,比如經商資金短缺,但這個青苗貸又滿足不了他們的需要。因此這個青苗貸實際成了劫富的工具。

如果真是劫富濟貧也罷了,然而非是。

然後從四等戶開始,四等戶也有資金短缺之時,不過他們缺少資金辰光十年大約才能有一回。雖然這時宋朝高利貸利息很厲害了。但那種年息三百、還有利滾利的情況終是少的,多是六分利,八分利。十年八分利。然而青苗法開始。年年有二分利,十年就是二倍利息!那個更坑爹!

再到五等以下赤貧戶,這些人是真正想借青苗貸的群體,不過王安石靈活多變,又加了一個保人政策,明為減少追討債務產生糾紛之舉。實際有了這個保人,誰會替赤貧戶擔保?因此實際執行下去。這些赤貧戶是借不到青苗貸的。那麼他們仍舊向鄉紳借高利貸,最高賣兒賣女。用妻子抵押!

青苗法執行後,確實打壓了一部分豪強的高利貸行為,也救濟了一部分百姓。但就象孟荀對人性爭執那樣,出發點與立場從開始就不同,那麼道義也必然不同,所以執行的結果,弊利交加,弊卻大於利,成了坑民斂財的利器!

免役法執行後更坑爹,不僅有寬剩錢,後面又新增了免行錢!

不僅向三等戶以上攤派,連赤貧戶都沒有放過!

因此王巨說了這個道。

其實王巨以前說的打壓世襲,文韓富,呂韓範,與這個道是一樣的道理。

“很難啊……”趙頊嘆息道。

問題還有在那個大黑窟窿上,如果沒有那個大黑窟窿,誰想斂財呢?

這同樣是一個不可迴避的話題,要知道在史上王安石那麼斂財,到了熙寧七年,那個黑窟窿都沒有填上。因此王巨也不由地嘆息一聲。

“徐徐徐,”趙頊反過來安慰了一句。

然而兩人皆同時苦笑。

趙頊這才說了第三件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