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祖陽想阻止,家中值錢的東西一起讓人搬走了,只有一包老葉茶,人家那會喝。
“那就勞煩嫂嫂,我們這一行正好跑得急,有些渴了,不過就幹煮,不要加米粉姜蔥即可。”王巨說道。
對吃茶他真無所謂,那怕給他最好的建茶餅,用米粉蔥姜茴香胡椒一煮,他也吃不來了。
“好來。”
“但你必須答應我幾個條件,”王巨繼續說著正事。
“請小老子吩咐。”
王巨最恨的兩個稱呼,一個就是王公,弄得自己就象七老八十一樣。還有一個老子,你們敢稱呼老子,俺不敢收你們這些小子。
但怎麼辦呢,不能再岔下去了,得將事情迅速說清楚。
“第一個我希望你能樹一個良心作坊,我來之前,也派人暗中打聽過你這個人,平時所舉也還是正派,否則我今天不會來的。”
王巨以前在華池縣留下了極好的名聲,不過慶州與華池無關,而且這些年,因為慶州重要,皆派重臣前來擔任知州,總體來說,八成官員表現得都不錯,所以祖陽對王巨這句話並沒有特別的反應。
“但人是會變的,特別是得到官府支援後,有的人就會立即改變。”
“我不會。”
“你會我也不怕,因為這第一件事講的就是這個,官府給你低息,希望是由你帶動一些百姓變更富裕,造福更多的鄉親,因此我希望你擬出一個具體的僱工薪酬,以及僱工的生產時間,可能有時訂貨緊,那需要延長生產時間,我也能理解,但延長必須要有適當的補貼,此外若是僱工家中有事,本人有事,是否准假等等,你必須想好後,寫一個章程出來。但切記,一定是你能辦到的,雙贏的,何謂雙贏,那就是能造福鄉親同時,也要給你謀利,不能給你帶來反面的負擔。而且這也要寫在契約上,所以不能做出過高的承諾。懂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小的明白,”祖陽激動地說,這才是講道理的好官哪。
其實這件事比他想像的會麻煩得多,只是祖陽不知道罷了。
“第二件事就是不得漏稅偷稅,但你也不用擔心,這次我回慶州城就會講到這個稅務問題。”王巨說道。
宋朝商稅很簡單,行者齎貨,謂之‘過稅’,每千錢算二十;居者市鬻。謂之‘住稅’,每千錢算三十。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販運的商人按照所帶貨物的價格。每百抽二,謂之過稅。坐商多指生產者與銷售者)每賣出一樣貨物。按其售價交百分之三,謂之住稅。
那麼過稅在哪兒交,就是在各個關卡或者專門徵商稅的場務交納。
可事實不是這樣徵法,有錢有權有勢的大商人,幾乎一文錢商稅也不交,但無權無勢的商人,往往被胥吏衙役反覆勒索敲詐,坐商賣一樣東西。交百分之三往稅,往往還要交百分之二往稅,行商同樣也被勒索得交納往稅。然後往往一縣一鄉就置一個場務苛剝,從慶州到長安,能過幾十道場務。
但不能不做生意,於是大家一起歪門斜道了。
所以祖陽一聽,就苦瓜起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