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寫了這次用兵用意,如果不震懾。占城又會象唐朝那樣,意欲攻佔整個交趾。但在唐朝時,百姓還是忠於中國的,現在經過交趾的洗腦,百姓不但不忠於中國,相反的他們對中國反而很仇視。這也是王巨席捲,然後請求朝廷遷徙百姓過來定居的原因。
要地不要人!
不過因為是從內陸遷徙,百姓數量很少,頂多十幾萬戶,相比於若大的交趾,這點百姓疏散下去,人口仍然很稀少。可能以後一部分交趾百姓會返回,但這些百姓未必能堪用,至少不經過十幾年大治,是休想他們忘掉仇恨了。
所以以後交趾在很長時間內,力量不強大,必須靠從廣南那邊調兵過來拱衛。但如果與占城糾纏上了,不但不利於治理,反而戰火不休,朝廷得到交趾不但不利於國家,反而分散了精力。因此這才出兵占城,給予占城人震懾,來換取交趾的長久和平。
不過這個東南半島不僅是占城一個國家,還有更強大的真臘國。
占城被交趾屢屢打敗,又被宋軍多次打敗,馬上還要平定賓童龍地區,這個平定王巨不會打算出動主力的,主要的還是讓占城人自己去平定,宋軍在邊上做一個幫手。那麼占城軍隊還會產生大量死傷。
也就是說占城馬上就要進入衰敗狀態,他們與交趾有仇,與真臘人在五代更替時也打了好長時間,同樣有仇。面對正在衰退的占城,另一邊急欲擴張的真臘會怎麼做?
真臘現在的國王乃是曷利沙跋摩三世,曷利沙跋摩在梵語中就是戒日王,這個還不噁心,真臘還有闍耶跋摩,人家不滿足做真臘的國王了,而要做整個宇宙的國王闍耶跋摩,輪轉王,宇宙王)。
所以真臘人醒悟過來,十之八九,就會對占城用兵,一旦讓真臘吞沒了占城,等於將交趾半包圍起來。那時候宋朝就會真頭痛了。
因此王巨雖用兵占城,但不會大肆破壞占城,僅是震懾,讓它成為宋朝的一個羈縻郡國,再逼迫他們學習漢語漢字,以便讓他們以後對宋朝更忠誠親近。
扶持占城,讓他們與真臘人作戰,那麼宋朝就可以安心發展交趾。
一旦交趾人煙稠密,就不用擔心這些國家侵犯交趾了。不過在這個人煙稠密之前,必須有一個平穩過渡時間。
從這個角度來考慮,更應當要出兵占城,不然占城為什麼聽宋朝的話?
實際王巨考慮更多。
當時他也考慮過讓百姓席捲,不過立即就放棄了這個想法。太狹長,不易防禦,弄不好就陷在這個占城了。遷徙百姓數量不多,攤派在交趾各地,都嫌數量少了,如何再攤派百姓來占城?
不攤派百姓過來,而是駐紮官員官兵,不過占城與大理不同,駐紮的官兵少了不管用,多了不值。若無官兵,僅是官員,那麼來了也是一個傀儡官。
於是就有了這個“人道”的政策。
然而這個就沒有必要寫在奏章上。
王巨寫完了,訶黎跋摩也寫完了。占城的文字王巨同樣看不懂,不過能看出來是一個個人名字。他將紙頭放下,說道:“名單上的名字太少了。”
想了想又說白了:“訶黎,我軍不會在你們占城久駐,一旦撤退,你真能保住自己的地位,還能象中國那樣世襲,你的子孫做占城的國王?”
大清洗吧。
對你有意見,有聲望號召力的剎帝利、婆羅門,一起寫出來,然後俺才好用勾結賓童龍的名義,將他們處決抄家……不抄家俺那來的財富?
毗闍耶城中開始了清洗,奏摺則用快馬遞向京城。
兩府幾個大佬整個傻眼,這才多少天哪,第二個國家又被滅掉了。而且他們現在接到了王巨呈到京城的情報,這個王巨不隱瞞的,既然想經營交趾了,得讓朝中的大佬們知道南方的情況,他們也知道占城是東南半島五極力量之一,不要看他們國家小,但戰鬥力也比較強大。
吳充則是喃喃道:“這才是第二國……”
還沒有完呢,在後面王巨說了一些話,然後正式向朝廷討要兵將了,五千騎兵,三千川兵,熊本、苗授、劉昌祚……(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