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全文免費閱讀> 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 (4 / 5)

“其二就是各個物資的不同,諸位商賈也曾嘗試著移植桑茶,但許多地方沒有移植成功,就是移植成活了,茶桑質量遠不及中原,規模小得可憐。都無茶了。何來的榷茶。鹽更不能專榷了。”

在彼岸鹽的出場成本不比宋朝低,但不同之處,那邊全面實施了曬鹽。然後用更科學的方法蒸鎦細鹽,也就是王巨發起的玉鹽。

雖然各方面在節約成本,但全部是細鹽,每斤成本仍達到了五六文錢。

出售時官府再徵一些商稅,也就是近處是百分之五的商稅,跨“市”則是百分之七商稅。

也就是這個五六分錢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七,所以儘管加上運費,到了百姓手中,一般只有十文錢。並且還全部是經過加工後的細鹽!

為什麼這麼便宜呢?

澳洲許多地區不適宜耕種,但適宜做牧場。其適宜做牧場的面積,可能幾乎與現在整個宋朝面積相當!

皮毛有辦法弄到宋朝。但肉類怎麼辦?

只能醃製了。

還有近海的一些漁業。雖然現在的船業還不能將漁業延伸到深海,然而在大陸架撈撈海魚問題還是不大的。

同樣只能醃製後,才能運到宋朝出售。

這些都是可再生資源,而不是象礦藏,挖了就沒有了,而且現在開發礦藏,等於開採一半,糟蹋一半!

所以不僅關係到普通百姓的民生,也關係到彼岸最重要的商貿。

鹽茶都沒有專榷了,那麼酒也就放開了,以徵商稅為主。

但有一條不同的是,彼岸是絕對的齊商稅。包括與海外的貿易,真正屬於王巨掌控的財產,同樣也必須按照制度交納這個商稅。

眼下是在虧空,但也要怎麼去看了。

隨著人口增加,那麼稅賦也會隨之增加,並且彼岸有許多百姓也完成了原始財富的積累,從政策上在鼓勵他們向工商業進軍。同時隨著遷徙百姓的增加,土著人減少,在軍事開支上也隨之減少。

畢竟那是一個個島,不象宋朝,周邊特別是北方有著強敵虎視眈眈。只要將這個島全部征服了,那麼就沒有必要再保留軍隊了。

那時,稅賦就完全可以保障所有的支出。

但後面的就連張行觀也不大清楚了,因此他也沒有說出來,只說了前面的原因。

然而大夥都聽明白了,總體上這些遷民還是為各個海商服務的,無論是臨時管理機構與官員,或者是稅賦,只是為了臨時管理而成立的。真正的收入已經讓各個海商拿走了。

因此大家又再次面面相覷,這就不大好辦了。

其實這樣想,還真想錯了。

之所以設立這些制度與稅賦,乃是原來彼岸各島已經產生了嚴重的混亂,因此王巨在廣南時制訂了相關的制度與稅賦,彼岸各島混亂這才停下來。

但各項制度與稅賦依然很不完善。

“律法呢?”

“律法基本上是按照我們大宋的律法頒佈的,只是彼岸有許多情況與中原不同,因此做了一些細微的修改。”

修改的地方不要太多。

但也不能說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