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全文免費閱讀> 第793章 大捷(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93章 大捷(下) (2 / 5)

這些部族本來對西夏就不那麼忠心,況且快斂得活不下去了,不僅宋朝稅賦低,而且章楶又給了許多好處,於是一個個表示向宋朝效忠。

“由他們配合,只要你們行軍小心,相信西夏不易得知你們這一行的蹤跡,再往北,可能環州知州張守約帶領一萬餘涇原路的兵馬,在哪裡與你們匯合,然後順著小路一路向西,折向東彎溝,繞到平夏城的後方。當你們到達之時,便是總攻之時。”

“喏。”姚兕高興地說。

張守約也漸漸老了,但這也是一員能征善戰的虎將。

總之,這一戰宋朝是將星如雲,星光耀眼。

…………

“王公,身體可康否?”王巨來到王珪床前關切地問道。

“子安,老夫老了,恐怕不行啦。”老王有氣無力地說。

老王也不算老,才六十幾歲,但在這時代人往六十歲上跑,不能生病,一生病就會十分地不妙。

王巨不知道如何安慰。

老王又說道:“子安,可惜看不到你收復西夏之時,老夫很慚愧啊。”

“世人誰敢輕視王公,至少有王公在,對於我來說,彷彿範文正有了杜公之庇護。”

因老王一向和稀泥,所以世人多譏諷之,甚至公開說三旨宰相。

這樣說是不對的,就象范仲淹發起轟轟烈烈的慶曆新政,熱鬧有了,但別當真,是熱鬧,但是胡鬧!

有的人默默無聞,卻是第一流的賢相,例如宋真宗時的李沆,宋真宗時的王旦,唐太宗時的房杜。所以許多人都低估了老王,有一件事可以說明。徐禧與太監李舜舉去永樂城之前,老王親自迎出中書,對李舜舉說,朝廷以邊臣屬押班及李留後,無西顧之憂了。”

李舜舉說:“西郊多壘,卿大夫之辱也指朝廷大臣沒有本事,導致宋朝西北只能被動防禦)。相公當國,而以邊事屬二內臣,可乎?內臣止宜供禁延灑掃,豈可當將帥之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王慚愧不安。

這件事說明老王一不擺架子,二能聽得進別人的批評。

實際在老王的和稀泥之下,熙寧變法所造成的黨同伐異情況在逐漸改好。

國家各個情況同樣也在轉好。

即便兩次慘敗,西北整死了六十萬軍民,也沒有造成混亂起義反叛的啥,不僅是國庫充盈之故,同樣也說明了老王在中書排程有方。

但不管怎麼說,這兩次慘敗是發生在他為首相任上的。當真老王不感到恥辱?

還有,老王對王巨的庇護。

但王巨不是范仲淹,范仲淹上位後不顧杜衍對他的種種庇護。還將這個天聖四大賢相王曾、杜衍、張知白、李迪)打入到小人行列,這讓王巨想想很無語。不過王巨對老王真的一直很尊敬。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