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夥徐徐退出垂拱殿,章惇追了上來問:“子安,難道平定西夏後,你真的去彼岸嗎?”
不少人停了下來,可不僅是去彼岸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巨停了下來說:“我非是介甫公筆下的仲永,天賦過人,對於幾歲時的事,我記得不大清楚了。真正授學的恩師,只是我恩師一人,因此一直銘記著他的教導,保護陝西這一方百姓。再加上先父為西夏人殺害,所以平滅西夏成了我一生最大的夢想。”
“平滅西夏後,且不說我對宋朝意義不大了,我本身也感到很累,很想休息。司馬光曾嘲諷我去彼岸做海外王,這簡直是一個笑話,平滅西夏,陝西一方百姓得以保護,我也想休息了。”
其實不管去不去彼岸,王巨都是海外王。
不過在他一生當中。那怕去了彼岸,也是不可能做海外王的。
但刻意說出來,也是釋去大家的疑心。
“既然休息了。就要好好休息,何必似斷非斷。那不叫似斷非斷,而是叫虛偽。我這一生,有人罵我狠辣,有人說我果決,但沒有一人說我虛偽。虛偽的事,我也不屑為之。”
怎可能不虛偽,不虛偽在宋朝政壇上就無法生存了,只不過同樣一個虛偽。有的做得更高明,有人做得不高明。
但章惇卻是無條件的相信,而且他也聽出來了,一旦王巨平滅西夏,那時候功勞會大到什麼地步?
不說軍功,關健王巨不止是軍功。
如果朝廷還需要王巨,並且迫切需要王巨,王巨呆在宋朝沒關係。關健平滅西夏後,到了休生養息之時,就是需要王巨也沒有那麼迫切了。那時候王巨就噁心了。
但皇上當真是那種人嗎?
趙頊雖然疑心病重,但不是兔死狐悲之人,關健不是趙頊。而是高滔滔,章惇哪裡能想得到。
各個官員回到了各個部司。
可只是一會兒,趙頊又將各個大佬召到了延和殿。
西北捷報來了。
章楶用計,風雪定天都。
這一戰成功因素很多,不僅是郭成他們所想的那樣,惡劣的天氣不設防,平夏城大捷所帶來的雙方士氣變化,實際還有一個致命的因素。
宋朝以前是被動的防禦,直到范仲淹才首倡淺攻。但也是被動式的淺攻,前線活動範圍不能太大。忠於或者投降宋朝的部族拉攏,頑固派的村寨剿滅。這樣才有一個群眾基礎,那麼一步步將堡砦往前推移,只要將整個橫山地區用這種被動式的淺攻戰術拿下,西夏不足為害了。
拋開王巨與章楶關於淺攻戰術的交流……實際李憲與種諤所提出來的,也是范仲淹這種被動式的淺攻戰術擴大版,不是種諤不及李憲,主要是徐禧不當選擇永樂城。
平夏城之戰實際是這種被動式淺攻戰術的擴大版,並且是成功版。
但實際真正的淺攻,不僅是先在邊境外先築一城,倚據這一城,與西夏交戰,真正的淺攻,還能倚據這一城,對西夏各駐軍地發起進攻。
然而這個距離不能太遠,最好在一百里地之內。
好了,且看蕩羌砦離天都寨的距離,或者勝羌寨到蕭關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