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全文免費閱讀> 第863章 遺臭萬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63章 遺臭萬年 (4 / 6)

結果被宋軍一頓痛扁,過後耶律洪基帶著群臣黯然的舔傷口了。但宋朝政局的變化,又再度讓他們看到希望。這也說明遼國的昏庸,宋朝都亂了這麼長時間,才被他們發覺。

不過發覺了就得要利用,特別是緣邊各小路各州軍的大將們一起被貶到南方,這使得遼國看到了希望。

永和三年元旦,遼使來賀,然後說道,當年宋朝用兵西夏,西夏臣屬於宋朝,但也臣屬於契丹,契丹救援有沒有錯?契丹有沒有發兵進入宋境?況且遼軍一直以調解為主,否則兵臨宥州時,立即向西渡過黃河,宋朝能不能順利將興慶府攻下?

反正當年戰場上的主將要麼死了,要麼被貶到南方了,隨便著扯皮。

然而宋朝卻趁契丹不備,破壞和約,發兵雲州,逼迫契丹簽下不平等條約,因此這個盟約不能作數,但遼主為了兩國和平友好,仍給宋朝一個機會,歸還黑山地區與河西二州一軍,如果宋朝不答應,契丹必集大軍南下!

宋朝許多大臣暴跳如雷,紛紛抗議。

然而一些明智的大臣們卻無奈地搖了搖頭。

面對遼國的威脅,沒辦法打,一是經濟崩潰,沒有足夠的財政支援開戰。二是許多主將貶斥南方,無將可用。

兩國重新談判,幾天後,朝廷答應退還了黑山地區,以及武都軍,也就是原來遼國的寧邊州,這個州很早就被遼國佔領了,但在文彥博與呂大防、劉摯等人“強烈堅持”下,宋朝仍佔有了勝州與榆林軍。

賣國還有功了……下面的基層官員與百姓已經積累了可怕的憤怒。

其實有的道理,王巨已經暗中在信裡,向蔡確、章惇、張商英做了預判,也只是這三個人,畢竟人多嘴雜,就能洩露了。

有三個原因,宋仁宗做得不錯,雖然武功不足,國家也開始積累許多弊病,不過在他以身作則的的治理下,這些弊病一直沒有嚴重爆發,於是宋朝變得更繁榮,並且朝堂總體很安靜,儘管他晚年宋朝開始走下坡路了,但沒有明顯的顯露出來。

加上寬鬆的政治環境,對待士大夫更是超級優容,使是這段時間成為文人嚮往的天堂。

所以無論王巨做得怎麼好,範純仁等溫和派大臣依然認為王巨做得不完美,最好是大家不吵不鬧,吏治溫和,這也是仁宗之治留下的影響,同時也是舊黨反對改革派的理由之一。

其次不論那一個執政者,都不能使所有人滿意,特別想有大的動靜,不滿意的人更多。

就象王巨前世,改革國企,大批工人下崗。

這個幕後是多數國企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一個企業想做好,主要就是管理。

那麼如何管理,一是人,勤勞守紀律有一定技術的基層工人,頭腦靈活善長管理與經營的高管,二是十分規範的制度。

兩者缺一不可,不管你是不是私企還是國企。

就象王巨前世家門口一個日本人開的小拖鞋廠,可能因為規模小,日本人幾乎都不來視察,於是管理混亂,甚至許多工人以為是日本人的產業,肆無忌憚的將拖鞋往家裡“搬”。

這還是私企的,實際上九十年代許多國企比這個還要更嚴重,領導貪汙,管理僵化,工人懶散。

國家沒有辦法拖著這一個個大包袱前進。

然而與宋朝改革坊場河渡制不同,宋朝的是差役,因此將它們承包給私人後,反而這些工匠得到解脫,而後世的是“主人翁”,一個個下崗了,數量又龐大,國家又無法安置,於是出現了許多悲慘的故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但讓執政者怎麼做,繼續讓這些國企進一步惡化?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