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全文免費閱讀> 第一九七章 大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九七章 大捷 (3 / 4)

所以三場戰役都在絕地裡打響,但因為兵力少,還是讓少數西夏將士逃了出去,包括罔藏逋、野烏興舍。

這些人逃回去稟報失敗原因,為了推卸責任,只好誇大其詞。

他們的稟報便到了李諒祚手中,暫時他只能依據這些稟報做判斷,於是產生一個錯覺,自己派出大軍在抄掠,可這些兵力並不在一處,這便給了宋朝一個機會,集中慶州的主力從北往南清掃,那麼自己餘下幾路兵馬還會潰敗,因為越往環州方向,宋朝能抽出來的兵力越多!幾路抄掠的兵士被宋朝吃乾淨了,然後宋軍好反抄掠了。

抄掠事小,那麼疆砟堡、白豹城、麥經嶺、駱駝巷、洪德川、青崗峽這些戰略要地,隨時都能丟失。

所以他接到前方的訊息,匆匆忙忙下令,將餘下還在抄掠的西夏軍隊一起調回來,又分出兵力駐守疆砟堡。

這次抄掠終於停下。

所以王都頭說,姚兕與王巨出兵化解西夏抄掠之危,不過兵不在淮安鎮,更不在環州,而是在疆砟堡後方的雜裡寨。

王巨將幾場戰役經過,與立功的名單再次上報給孫沔,返回了華池鎮。

還有不少事呢。

要派出斥候注意西夏那邊的動向,防止李諒祚報復。

要安排雜裡寨的百姓,依照姚兕的想法,將丁壯一起抓起來修路,路修好了,送到礦坊做礦奴,一直挖到死,至於婦人小孩子一起賣掉。太狠了……

王巨終究幹不出來,儘管西夏那邊時常這麼做。

不過為了懲戒,他還是下令將所有丁壯一起押起來,與戰俘一道修路,這個路可不大好修,在大山裡轉來轉去,最後修好了,必然會死一些人。但死了就死了,王巨不會心痛這些西夏將士以及雜裡寨百姓。即便不殺婦孺老幼,王巨也不大客氣,找了四個小河谷,生生將雜裡寨一切為四,分在四個地方安置,從一個大族變成了四個小部族。又留下少許牛羊與糧食,強迫他們開荒,種冬小麥。中間曾有人反抗,被王巨帶著一隊官兵。立即鎮壓,連帶夥伴全部砍頭示眾。

民族問題很頭痛,但王巨做法很簡單,恩要有,威同樣也在立。

幾千人立即安安靜靜。

然後王巨又花錢購買了三千石冬小麥。再加上運費,到了華池縣境內,價格有些偏高。王巨將它們交給了貧困百姓,勸戒他們秋播秋種,無論是酒,還是明年那場戰役。都需要準備大量的糧食。

兩次剿匪,三次大戰,山中一些山匪全部逃之夭夭,嚇壞了。不但華池境內的這片山區,包括龍蟠縣的那段山區的山匪也全部溜了。溜到了南子午山去,反正離華池越遠越好。

加上王巨發出第二道露布,一些逃到山裡的百姓從深山返回來。這讓華池縣終於有了一份生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王巨又派出衙役一一安撫,並且又頒發了一道露布文書,想要提高糧食產量,一得有人耕種,二得有水,三得有牛。

他以前頒發了一道露布。不過效果仍然不大,因此用這道露布做補充,無論主戶或客戶。凡是飼養一頭耕牛,蕃人的肉牛不算,必須是耕牛,一年可酌情減免一石到兩石賦稅。用這道露布提高百姓養牛的積極性。

王巨這才來到吳村與青村,這個小水庫終於動工了。

並且王巨又邀請了其他村寨的里正耆長過來觀看。

“這才象一個知縣嘛,”杜主薄心中想到。以前的王巨讓他糊塗了。是知縣呢,還是武將呢?

可想象著那幾戰。杜主薄眼中閃過了一絲畏懼……

但他也想錯了。

邊境的州縣終是與中原的州縣不同,不求多少政績。只要平安,沒有叛亂髮生,那就是政績,特別是西北諸州縣。所以孫長卿政績做得不錯,最後卻灰頭灰臉離開了慶州。

中書讓王巨來知華池縣,多少有些刁難,為什麼趙曙同意了,這也是一次磨練。與趙禎相比,趙曙與趙頊父子攻擊性更強,但國家缺少善長軍事的的人,王巨的出現,讓他們父子倆眼前都是一亮。並且王巨又是文臣,用起來也放心。

但軍事不是葛懷敏那種嘴上說出來的,也不是趙括紙上談出來的,是騾子是馬,拉出來一溜便知道了。現在溜了,而是溜得很漂亮。那麼趙曙與趙頊也更滿意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