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問:“那應當怎麼辦?”
“雖說盡量的平均,是整個寨子鄉親團結的原因。但那是去做背騾子,大家風險一樣的。就是這樣,寨子貧富也不是一樣,有的來得早,有的勤勞,生活就會好些,住進了窯洞。有的因為運氣差,或者家中沒壯丁,或者不勤奮,只能住草棚。五指也有長短,況且是人。我就算了,元黑子可未受過多少鄉親們的恩惠。你不勸說寨子鄉親,卻來找我勸元黑子。我怎麼去勸元黑子?”
王全嘴解苦澀無語。
“小郎,大不了你進城吧。就算寨中百姓對你有恩,你也早十倍百倍報答了。”朱儁在王全走後勸道。
“進城?”王巨啞然一笑。
其實這就是人心,到哪兒都一樣。
主要自己歲數太小,憚壓不住人。不然自己強勢將這一切領手起來,就不會發生那麼多矛盾。
所以有一句話,蛇無頭不行。
不過這次矛盾太得很及時。
只要渡過這一關,寨子才能真正地欣欣向榮。
…………
二妞與三牛在遠處放著羊。
這一回才是自己家中的羊,三十一頭羊羔,到年能換幾個錢呢。
而且二妞與三牛又長大了一歲,有時能主動替自己做一些事了,比如二妞便時常做些家務,做飯洗衣服,這讓王巨感到十分欣慰。
看著他們單薄的身影,王巨道:“我們去二叔家吧。”
王嵬不在家,而在擔泥巴。
元黑子“罷工”了,不是永遠罷工的,劍越來越好,利潤也越來越高,不過朱家看在王巨面子上做得不貪婪,這便是為什麼朱家兩個鐵匠不高興的原因。讓步了,得知足。但王巨看得恰恰相反,人心本來就是不知足的東東!
因此僅是劍一年就會為寨子帶來不菲的收入,比如第三批劍,若非支出巨大,毛利得到了六百多貫錢。若是按以前分法,豈不是元黑子與王巨分得反而最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所以寨中一邊為這個錢在吵鬧,一邊繼續築寨牆,挖溝壕。不能算是很高大,六尺餘高,不足兩米,寬達兩尺,中間兩排垛口,裡面還有一個三尺高的閭牆,人可以站在閭牆上向外用槍矛刺殺,或者蹲下,從牆洞往外放箭。與城牆無法相比,但能形成一些有效的防禦。
王嵬便在築牆。
王巨找到他,說道:“二叔,我們買幾牛奶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