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與太后說過你,說你舉止灑脫。太后說,是你膽子大。我不服氣,說你對蔡公很尊敬。太后說那是你心機多,連蔡公也被你利用了。”
“太后這樣說臣?”
“也就是說著玩,實際太后還是很看重你的。”
“殿下,怎麼搬出宮?”
“宮中陰沉,呆得不舒服,不如出來住,如果想進宮,我又不是不能進宮。我還勸母親搬出來呢,但母親上了年齡,不想動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我下午在宮中也與陛下說過,搬出來也好。”
“對了,我請你過來,是想說一件事。”
“何事?”
“你那個竹紙給了一個高家子弟四分之一契股?”
“是有這件事,那人名叫高士清。”
“尋求他的庇護?”
“算是吧。”
“高士清倒是撿了一個便宜。”
現在看起來高士清是撿了一個便宜,隨著王巨成長,即便沒有高家庇護,也沒有人敢輕易打竹紙主意了。不過在當時,掛了高家的牌子卻是很得力的,不然那個作坊生意這麼好。卻一直一帆風順。
這也是宋朝的弊病,商業的不規範性,保護的商賈卻是最不應該保護最能胡作非為的那一種。正經做生意的商人卻一直很悲催,特別到了蔡京手中。
“早知道不如交給我庇護。”
王巨心中那個憋啊。那時你父親剛剛去世,你有心思庇護作坊嗎,況且我上哪兒見你,還不知道你會不會理我呢。
“殿下,為何問起這個?”
“我搬了出來,也閒得慌,還是無事可做。”
王巨卟哧樂了,所以現在宋朝弊病多啊。比如這些宗室,國家每年要花很多錢養他們,就象養豬一樣,先是在開封養,然後搬到宋州南京去養,再搬到洛陽養,沒辦法,開封沒那麼多豬圈了。這些宗室子弟閒得慌,便鬥雞溜馬,象趙佶那樣喜歡字畫。還算是高雅的。
“笑什麼,我一個女流之輩,能做什麼事?”
“那麼殿下有何打算?”
“我也想做點小生意。”
“倒。殿下,你要做什麼生意?”
“賺不賺錢無所謂了,就是想找一點事做,不知道你以後還有什麼產業哪,我來庇護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