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筆趣閣> 第四一四章 粗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一四章 粗人 (2 / 3)

但問題就在於,現在大臣很少去談及真相,不管那一件事,只要自他們嘴中經過,早與真相無關了……

趙頊眼看爭吵開始了,他立即揮手道:“去派人將王巨傳來問話。”

你們什麼人也不爭了,讓懂的人過來說。

而且王巨來京城快十天了,他還一次沒有召見呢。

太監到了條例司,將王巨傳了進來。

其實參朝最快活的就是宋朝大臣,別看漢唐是坐,那不是坐在椅子上,而是坐在自己腿上,不是跪也等於是跪,當然皇帝也是如此,大家彼此彼此。

明朝還好一點,先下跪,跪後再起來。清朝的最殘忍,就這麼一直跪著。只有宋朝不用跪,雖然撤了椅子,不過頂多就是站著,在議事時不用著重場合禮儀的情況下,大臣們仍能坐著與皇上說話。

因此王巨也就隨意,舉著牙笏上前道:“臣拜見陛下,參見諸公。”

沒有什麼吾皇萬歲萬萬歲之類,只要前面說出來,後面就完蛋了,保證無數大臣彈劾你阿諛奉誠。

“王卿,你看一看,”趙頊讓黃門將河北的災報,遞到王巨手中。

現在災報上只說了五州軍許多地區被黃河淹了,但沒有統計出來具體的資料。

王巨看後一嘆。

錢哪,國家要錢,他也要錢。

這次進京時,正準備那天趙頊單獨召見時,提出請求,讓朝廷先從國庫裡抽出一部分錢帛,製造部分器甲,先將鄭白渠那幾十營駐軍武裝起來呢,就出了這趟子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王巨看完後,讓黃門將災報重新交給趙頊,徐徐道:“陛下,論河災河工,只說河災河工。”

讓我說可以,但得就事論事,不能過度解讀,這一解讀,那就麻煩了。

“你只說河。”趙頊道。

“臣先說一,二股合一這是必須的,二股合一,更加容易氾濫成災,但縱任黃河二股入海,汛期時能起到分流之作用,然而在枯季河水更緩慢,實際北流之水,因為河水慢,積沙快,已經在淤淺。一旦二股全部淤淺。黃河會自尋出海口,那不是河北,而是從南入淮。那樣危害更大。”

“說得不錯,繼續往下說。”

“去年年末陛下讓臣去視河。臣也視了,無論北流或是東流,臣看過多處,一直看到拒馬河與海口。不管是北流或是東流,都不能容納黃河之水。臣也在奏章裡反覆論述過其道理,即便國家有了財力,用臣的入黃入濟之策,也非是根治之策。頂多保證二三百年無大事故發生。二三百年後,可能又有新災害出現了,無他也,泥沙太多。於是流一處,壞一處。”

但根治之策,那個提都不用提了,提了沒用,在這時代,還耕為林,還山為林。然後再治理大漠戈壁灘,不要說西夏與吐蕃未收回來,就是收回來。也沒那能力去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