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禼將訊息傳到京城,趙頊大驚,問文彥博,不知綏州可存否?
文彥博不能回答。
然後將王巨召到延和殿問,王巨只答了一句,可能郭逵不會上當。不過若是郭逵也上當了,王巨那也沒辦法了。
趙頊無奈,只好立即下詔書,通知郭逵不能換了。
郭逵的下屬幕僚看到詔書大驚,問,什麼時候京城下詔書要換地?
郭逵將前詔拿給大家看,京城是下了詔書,但讓郭逵私自扣壓下來,大家連這個詔書都沒有看到,更不要說換地了。趙禼歎服道,此他人所不敢為也。然後郭逵上奏,說綏州平安,又自劾違詔之罪。
趙頊開心都來不及,哪裡還會怪罪郭逵扣詔違詔?於是下詔城綏州,不再易二寨,又嘉獎郭逵一句:淵謀秘略,悉中事機。有臣如此,朕無西顧之憂矣!
“有卿與郭卿,朕心安矣。”趙頊道。
發現上了當,滿朝文武大臣倉皇不知所措,包括趙禼那麼精明強幹的人,都沒有提前準備,只有郭逵提前察覺到不對,否則這次宋朝糗大了,整個延州都可能陷入危局。幸好有了郭逵。
但前幾天也只有王巨一個人“看出”了郭逵!
王巨啼笑皆非,想到了郭逵,他想了幾年後的那場戰爭,還想到了一個人,潘美!
可能幾百年後,元蒙也失敗了,不過現在的交趾能與幾百年後的交趾相比嗎?況且用元蒙騎兵到熱帶雨林裡作戰,那個……
幾年後郭逵雖大大震懾了交趾,但犯的錯誤可不小啊。
…………
趙頊這次召見,只說了三件事,不過透露了許多訊息。
甚至讓王巨看到黨爭的魔影在地平上猙獰地升起。
不過王巨麻煩也到了。
回到了軍器監,一個叫葉默的小吏進來稟報了一件事。
王巨繼續在簡揀工匠。
這個數量太大了,王巨只能用筆試與口試、手試的方法去挑選淘汰,筆試就是考試,透過考試來考各人的技藝,若是都作家與作家則考核其管理水平。
但筆試多少還有一些片面,還有的工匠都不認識幾個字,只能說對都作家與作家更有效一點。因此又增加了手試,看其動手能力,口試,親自將大夥召集起來,一個個去問答。
因此應當來說,這次詮選還是比較公平合理的。
這段時間主要就在做這件事,並沒有對堂吏與官員動手,不過王巨開始暗中觀察了,五庫六院的庫使與院使,便是在觀察中挑選出來的。
然後王巨又觀察了一些堂吏,挑選出幾名堂吏做了親信,其中就包括這個葉默。
葉默稟報的一件事,正是王巨擔心的事。
詮選官匠漸漸到了尾聲,王巨沒有說,大家也清楚下一步便到了諸院庫的官吏。
王巨會留下多少,大家都不清楚,但葉默是王巨從那麼多胥吏裡看中挑出來的,智慧想差也差不起來了,他都不用猜測,也知道會淘汰很多出去,因此有的官員們便私下裡串通起來,暗中想對策。要命的又是放在這種大環境下,無疑會讓更多人聯想翩翩……(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