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筆趣閣> 第四四〇章 天知道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四〇章 天知道呢 (2 / 4)

強軍僅是戰爭勝利的一部分,決定戰爭勝利還有許多因素,比如天氣地形,當時百姓支援反抗與否,後方供勤,國家財政是否健康,人心是否所向,有沒有權臣在後方掣肘,以及一個重要的因素,統帥之能。

如果換王巨來指揮,大家必然喜出望外。

如果換葛懷敏來指揮,那怕就是換韓琦來指揮,就是有了這支強大的軍隊,又能打敗敵人麼?打不敗,又幾乎全是步兵,那意味著什麼?覆沒!

不僅全軍覆沒,恐怕他們同樣也會步王珪、郭遵等勇將的後塵。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想來不會吧,王明公還在朝堂呢。”姚麟說道。

若是朝廷派庸才來指揮,王巨會同意麼?要知道這幾萬保捷軍同樣聚集了王巨數年心血。

王君萬道:“雖如此,王明公官職太低,沒有話語權啊。”

也不能這麼說,王巨雖官位低,但受趙頊信任,又有軍事才能,至少在這上面還是有許語權的。

究竟如何,天知道呢?

…………

天知道呢?

有可能這段歷史只是時間長河裡的一朵浪花,但它真的很重要。

比如朱無璋的政策,朱元璋差了嗎。他的能力不比太祖差的。或者說殺貪官錯了嗎?其實也是借鑑了宋朝的弊病,宋朝士大夫那麼高的薪酬還不滿足,人人為私,那麼何必用那麼多的民脂民膏養這群貪得無厭的官員。所以低薪,所以殺貪官。

時間長河再過幾百年。同樣證明朱元璋政策是錯識的,反而內鬥在明朝更加重。

想一想漢唐的威風,再想一想後面的對內強橫,對外軟弱的歷史,能不讓人嘆息。實際起點就是這幾年。

熙寧三年的春天則是這個變化的起點。

春天來了,桃花還沒有開。桃樹依然是光禿禿的,但是那些褐色的樹枝上星星點點亮色,多少讓人感到那種暖意即將到來。

雖然王宅不小,卻以房屋為主,綠地空間卻很小。於是窗戶的幾株桃樹也成了王巨家最大的亮點。

王巨讓瓊娘沏茶,然後看著眼前的兩個人,一個是章惇,一個是新貴,曾布。

春天到來,某些人所等的機會也到來了。

青苗法,故名思義,春荒之時發貸錢。秋收收貸錢。

但王安石準備籌集的青苗貸是一千七百萬貫,這個錢相對於宋朝經濟來說,並不算多。然而青苗法之來由,是針對農村青黃不接,大地主對百姓發放高利貸而去的,也就是物件是貧困農民。

想一想,一個富裕的國家農民能佔其中多少經濟吧。

如果原來物件是北方四路,那麼一路得發放四百多萬貫青苗貸。這個數字可能還不大清楚,還能換算一下。北方百姓多以麥粟為主糧,一斗麥不過三十文錢。一斗粟不過十文錢,如果換成麥,則是發放近六億鬥麥,十七億鬥粟。

打算北方四路五千萬戶吧,那麼一戶全部放麥貸則是十二斗,放粟則是三十多鬥,宋朝內治還可以的,能放那麼多青苗貸嗎?或者再做一個比喻,整個宋朝的兩稅,高者不過五億多,中者是四億多,有時候災害大了,也有三億多。再看看青苗貸換算成麥粟後的數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