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莊王問孫叔敖,我不知道治理國家的政策寡人未得所以為國是也,是,指事、政策法規)。
孫叔敖說,治理國家的政策,會有很多人都討厭的,告訴你也沒有用國之有是,眾所惡也,恐王不能定)。
楚莊王說,做不到都是我這個國君的錯誤嗎,大臣們就沒有責任嗎?
孫叔敖說,國君傲慢地對待士人,認為人才不依靠國家就不能富貴,士人也傲慢地對待國君,認為國君沒有人才就不能長治久安。國家滅亡了國君還不知道什麼原因,士人飢寒交迫了,不能獲得相稱的地位。所以說君臣不合,那麼國家大事就沒辦法辦好。
趙頊用了這典故,是含蓄地說,治理國家的政策,會使許多人利益受到部分傷害,所以許多人反對。但國家不變,走向滅亡,士大夫也休想好。為什麼大家不能團結一心,使國家變得富強,共享富貴?
意思是你司馬光有這個能力,為什麼不將這個能力放在國事上,而去搞些陰謀詭計。
只要你司馬光改正,這個什麼天不佑陛下的就算了,朕也不計較了。
然而司馬光又來勁了,立即說:“然,陛下當察其是非,然後守之。可今天條例司所為,只是王安石、韓絳與呂惠卿以為是,天下皆以為非,陛下豈能獨與三人共為天下耶?”
沒藥醫了,趙頊讓司馬光退下。
然而趙頊無疑打草驚蛇了,以司馬光的才能,還不立即將一些蛛絲馬跡收拾乾淨了。
線索一起消失,不能再查了,再查下去,估計全天下,包括遼國西夏都會笑話趙頊幾個兒子早逝。因此詔書下,說是皇城使沈惟恭因為以幹請恩澤不得志而怨懟,讓門客孫棐揚言皇子生,必不久。又牽連到了那件興甲案。於是將孫棐杖殺於市,沈惟恭後面有一個老太君求情也不管用,同樣貶到了海南島。
但不管怎麼樣,有了這個老太君與沒有是兩樣的,否則這次沈惟恭必死無疑。
此案結束,朝廷顧及了趙頊的臉面,只公開了一小部分真相。
然而這件案子,對王巨頗有利了,呂惠卿便說:“陛下,這能看到某些人為了打壓異己,無所不用其極,王巨是被冤枉了。”
從三不足,再到皇子生必不久,那麼陳襄還不能弄一個假摔?
而且高滔滔的召見,也對王巨有利。
司馬光動不動說俺是君子,大公無私,一心為國,雖然是迷惑了許多人,不過仔細地想,總有點假。
相反王巨說的更可信些,君子賢臣的很難學習他們,大家只是一個政客,頂多學習呂夷簡,雖有私心,不過將國家利益放在私人利益之上,用政績換取榮華富貴,也算是國家有用的臣子。
王巨這麼說了,也這麼做了,不但是政績,比如幾個作坊帶來的收益,不管王巨如何用掉的,但多用在國家上了。
因此高滔滔那邊同樣開始對陳襄產生質疑。
陳襄本人做得不果斷,遭此打臉,還想在京城裡呆下去嗎?然而陳襄嘴上說退,多少留戀京城的繁華,連上了幾封辭表,卻一直不辭退,索性象張載那樣將官印一丟回去哉,或者象王巨這樣,將軍器監的事務安置好了,等著下去吧。
不過如何處置,還沒有下來,但張若水聽到一些訊息後,立即對王巨說道:“子安,恭賀啦。”(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