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天寒地凍,屋內卻鴉雀無聲。
…………
“見過明公。”四將齊聲施禮。
與年齡無關,這是大順城一戰打出來的積威。
“不用客氣,請幾位介紹一下。”
“我是潞州苗授字授之。”
“原來是苗將軍。”王巨客氣地說道。苗授啊,未來王韶手中兩員頭號打手之一,能不尊重嗎?
而且他嚴格說起來,與苗繼宗、苗繼宣這一脈還沾上一些關係,也就是與趙念奴還有一些親戚關係,當然這個關係有點遠了,也不能算是外戚。不過這讓王巨感到更親切。
這一行四將中,就會以他為首了。
另一人說道:“我是秦州王君萬。”
“王將軍,見過見過。”
“我是五原姚麟姚君瑞。”
“姚將軍。神交已久。”
“哈哈,”姚麟也不作偽。他與大哥信中經常提到王巨。
“我是……”
“洛陽種將軍,不用介紹了。大家坐吧。”
妃兒與瓊娘給四人沏茶。
“四位為何能同伴一道來到鄭白渠?”
“是這樣的。陛下看到王明公……”
“苗將軍,勿用客氣,稱子安吧,這個明公的啥,喊得我有點怕怕的。”
“那就冒昧了,子安,是這樣的,官家看到明、子安的奏章後,立即將我們四人召到京城,校試武藝兵法。然後讓我們來鄭白渠了。”
“官家一定沒有失望吧。”
“還行。”苗授呷了一口茶又說道:“不過我們初來乍到,不大瞭解,因此相詢子安。”
“行,首先是兵力的問題,去年安排了三十八營官兵下去開屯,其中有八營廂兵,今年又安置了三十三營官兵,其中五營廂兵。那個廂兵你們就不用管了,他們力役繁重,特別這次裁減廂兵後,陝西也裁去了近兩萬兵廂兵,現在還有參加勞動,是沒有時間訓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