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筆趣閣> 第607章 冒泡(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07章 冒泡(下) (3 / 3)

準確地說,這三百萬石糧食到來,解決了一部分難題。可災害在繼續,糧食依然危機著。

司馬光上了一奏。

廣散青苗錢,使民負債日重,而縣官無所得。

百姓負擔是重了。可官府居然無所得?那麼這一年三四百萬貫收入是從哪裡來的?三四百萬貫哪,可不是小數字。問一問西夏一年能有多少收入。

免上戶之役,斂下戶之錢。以養浮浪之人。

這句話如果推遲九百年說出來,能活活讓大夥將司馬光嘴巴抽腫了。難道將上戶從差役中解脫出來,給無業百姓創造就業機會,做錯了嗎?

置市易司,與細民爭利,而實耗散官物。

市易法確實是倒退,不過它同樣斂了財,何來的實耗散官物?

中國未治而侵擾四夷,得少失多。

也就是中國得實現四個現代化後,才能對外用兵。

團練保甲,教習兇器以疲擾農民。

種地才是百姓的本份,不應當學習武藝,不應當去摸兵器。難道漢人還不夠溫順嗎?其實真相是司馬光是中國古代權貴的典型代表,他眼中的聽話百姓必須做勤奮的兔子,牽線的木偶。所以不能碰兵器,不能穿羅襪……

信狂狡之人,妄興水利,勞民費財。

農田水利法乃是王安石變法中最無爭議的,如果不是王安石這條變法,很可能到了北宋末,兩千兩百萬戶百姓時,不用金人南下,因為養不活那麼多百姓,宋朝自己兒就亂了。

但就是這些歪理,許多人認為司馬光居然說得對。

正是王安石你這麼做,才引起的天降大災。

不過這份奏章雖然引起轟動,王安石還是不大在意,因為萬事得說出來一個理兒,而不是司馬光的強辨之理。

當然,司馬光也沒有指望這份奏章將王安石扳倒。

然而他的殺著也不是這道奏章,而是一個人,一張圖。人一度是王安石的學生,所以這個人就會有無比的說服力。圖,那會是一張無比悽慘的圖。

並且王安石在去年又做了一件“天怒人怨”的事,那就是免行錢。

王安石想用市易法打擊團行的弊病。

但是不可能的,況且天下生意那麼多,官府如何去經營?當然,王巨所想的,提高科配和買的官價,使得百姓自發地將商貨賣給官府,那麼不需要團行存在了,直接取締就是。王安石不是想不到,可那樣國家是倒貼的,如何斂財?

因此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那就是執行免行錢。

國家實行市易法了,可以自己兒買賣,那麼不需要向你們這些團行攤派和買科配,因此呢,你們得將以前的科配和買所帶來的經濟損失折成錢,上交給國庫。

王巨知道這條變法後,在泉州是真心醉了。

當然,國庫是充盈了,內庫也充盈了,但是所有百姓一起掉到坑裡,特別是國家的精英——大商人、大地主、達官貴人、外戚宗室,一道免行錢執行下去,一個沒有逃掉。

因此只要這個人,這張圖出現,王安石馬上就得完蛋!

ps:為天津祈福,另外再詛咒那些幸災樂禍的人天天去吃翔。(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