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筆趣閣> 第611章 毀滅的敲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11章 毀滅的敲詐 (4 / 4)

再說,是六十多村一萬七千戶受災。還是九村四千六百戶受災?不能誤差這麼大吧。

趙頊也沒有太在意,既然受災了。那就罷其租稅吧。

然而文彥博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是受災百姓的免稅。而是針對了程昉去的。

程昉犯了嚴重錯誤,有水災,不上報朝廷。

趙頊便讓都水監官員責問程昉,文彥博更是利用手中職權,對程昉進行種種詰難。

若是歷史不變動的話,實際宋神宗時,人口增漲最快的不是熙寧之時,而是元豐之時。原因很簡單,正是王安石實施了農田水利法,從河北種種水利到南方的江東圩,它們的出現,養活了更多的百姓。

河北這塊,程昉得佔據一半功勞。

然而因為程昉是太監,又不附從文彥博韓琦等人,現在又憑空增加了一道恩怨,那就是王巨與他走得很近,結果種種誣衊。

在文彥博的帶領下,無數士大夫對程昉瘋狂地群起夾攻,導致其提前兩年憂憤而死……

但老文事兒攤大了,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第二個原因,便是契丹來敲詐了。

熙寧七年這場大旱,都能在整個中國歷史排上號的。

如果遼國能略略表達一些善意,那怕派使前來慰問一下,也許趙頊也不會那麼憤恨,以至留下遺囑,誰能收復燕雲者,立授異姓王。

但遼國沒有,看到宋朝大旱,立即派了使者到宋朝,對趙頊說,我們兩國重新商議一下邊境。

趙頊立即蒙了。

他又想到了王巨奏章上所說的話,宋遼兩國久未開戰,邊民鬆弛,邊軍不能戰,甚至連有的堡砦都快荒廢了。一旦有變,京城危矣。所以必須要訓練一支強大的禁兵,以及禁騎兵,然後酌情於河北河東置設邊軍。

果然來了。

現在不但邊境鬆弛,而且百姓都在逃荒中,整個河北一片混亂。

想一想一旦遼國此時乘機入侵,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因此他讓劉忱與呂大忠陪著遼國使者蕭禧前去邊境談判,在劉呂臨離開京城時,他含羞忍憤說了一句:“遼國那邊都是粗野之人,道理說不通就會動粗。他們想要什麼,就給他們什麼好了。”

意思是隻要你們能將遼國穩住不發兵,那怕適度地割讓一些土地,朕都不怪罪你們!

不管歷史改不改變,遼國的這次敲詐,實際是一次毀滅性的敲詐,一再地趁我們大宋困難時過來敲詐。

反正你們遼國不遵守信諾,那麼我們宋朝為什麼還要遵守信諾,一旦我們大宋強盛了,為什麼不能撕毀條約,向你們遼國發兵!

好了,若是歷史不改變,海上之盟來了……

不過趙頊這一回派錯了人,他根本就未想到這二人熱愛大宋愛得過了份,連命也不要了,正是這二人不要命,韓琦臨終前迅速掉了逼格。(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