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西夏人依然不撤,相反兵力集中,西路軍集於西谷砦、永和寨試圖拿下這兩寨,再圖謀環州。東路軍則集結於柔遠寨與荔原堡,試圖將這兩寨拿下,讓大順城成為孤城。看到西夏無可救藥,王子安這才發起反擊。”
真是這樣……楊繪整聽傻了。
章楶正在喝茶,差一點將茶水噴出去。
韓絳忽悠楊繪,那也是無奈,楊繪是言臣,可以風聞言事,可以彈劾所有大臣。
此戰過後,可能反對王巨的人很多,多數恐怕是因為嫉妒王巨的大功,也只是眼紅這個功勞罷了,但大戰的原因無可挑剔,是西夏人入侵慶州,而非是宋朝攻打西夏,大戰的結果同樣無可挑剔,都這樣大勝了,還能說什麼?難道大敗才是對頭的。
不過有一些極少數是嚴重“和平派”,他們是不可理喻了,其中就包括這個楊繪。因此得說得楊繪無法挑剔,反正這個傢伙也不懂軍事,又不在前方,不瞭解又不懂,能忽悠……
“這樣吧,具體的安排乃是王子安,你去找王子安。”
“王巨呢?”
“他在前線,白豹城吧,你可以親自去問他。”
得將這個人立即送走,現在慶州有很多秘密,特別是龐大的戰俘。
對於戰俘,反對王巨做法的更多了,認為這很不仁愛。餘下的人還多是中立派。只有極少數人支援,比如韓絳。
這些戰俘送回去,拿起兵器,又是士兵。
就象上次送回去的一些戰俘,這次又讓西夏人集結起來,放在軍中了。並且還有一些人又被重新捉住。
不能釋放,除非西夏真心想與宋朝和平了,但看西夏這架勢,可能嗎?
西夏皇宮裡的那個瘋狂女人可是一個不怕事的主。
這些戰俘不能讓楊繪發現,否則回到朝中,一定會因此而發難。
楊繪匆匆騎馬去了白豹城。
看著他離去,章楶問:“韓公,此人會給子安帶來一些麻煩。”
“勿用怕,惡人須有惡人磨哪。”韓絳說道。
這小子如果到了前方軍中,若不識相,都能被王巨幹掉。幹掉了又如何,馬上王巨就要兵發鹽州,整個大軍都在敵境,天知道是誰幹掉楊繪的。
“唉,國事如此……”
“質夫,你也不用嘆氣,主要還是仁宗時,屢屢失敗,國家頹唐,所以反戰計程車大夫佔據多數。不過從現在起,屢屢大捷,國家財政也在轉好,那麼會有越來越多計程車大夫支援邊事了。”
這也有王安石的功勞。
如果不是王安石變法,就不會產生寬裕的財政,沒有錢,怎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