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句話可不是那些無主之地,而是他……也動心了!
其實那有那麼容易?
第一條,海上的風險,王巨做了許多防範,仍有海難發生,於是繼續讓人在改進船隻。不過就是改進了,海難還是避免不了的。
第二條,水土不服,就象帶走的那批京東河北災民,如果將他們放於赤道兩邊的島嶼上,估計一年下來,只能有一半人存活。即便王巨將他們帶到溫帶,福建路的百姓安於赤道兩邊。並且讓他們帶著一些黃豆,多做豆腐吃,另外還運一些蘋果給他們,再讓他們多吃橙桔等維生素含量高的水果。但還是有少數人水土不服。
第三條,可怕的瘧疾,王巨也做了一些預防措施,比如運了許多蚊帳給他們,讓他們減少蚊子叮咬,又儘量打散了居住,還是有瘧疾發生。特別一個島上,香料多,還有許多檀香樹,但因為蚊子多,引起了大面積的瘧疾,今年王巨聽到反饋的訊息後,立即讓人組織撤離。捨不得啊,那也要捨得!
第四條,便是一些地區又出現了吸血蟲,王巨也教導了,讓百姓少去陌生的河流中洗澡,少吃生水,然而熱啊,百姓怎麼不下水洗澡?
第五條,便是當地的土著人,各個避風港,不僅需要優良的避風港,還要有耕種的地區,那便要有平川與河流,當然,那些密集的雨林地區,現在沒有必要去開耕,就這麼一點人,何苦之。然而這些地區同樣有著土著人,雖然他們很落後,不象傳說中的可怕,但必然發生衝突與戰鬥,那就會死人。不過好在是王巨領手,不會象宋朝大部分士大夫那樣寧贈友邦,不贈家奴,採納的全部是後來西方人的手段,比較慘忍果決,又用俘虜做危險的職業。這個萬萬不能說了。
第六條,便是開拓,不象福建路,那怕再苦,基本都開拓出來,但那邊全部要開拓,從無到有,又是陌生的環境,而且許多地區毒物遠比中原多,有時候連一隻蜘蛛都能咬死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最後還有更重要的一條,不是百姓不願意離開家園,那可以用手段來蠱惑,況且也不是真的想遷徙幾百萬戶,主要的還是朝廷的態度。如果遷徙得多了,朝廷會怎麼看?
因此還是一條艱難的開拓之路。
只不過在王巨大手指指揮下,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曲折。
同時遷徙的多是貧困得不能再貧困,其中一半都幾乎是走投無路的赤貧百姓,雖然有危險,但收穫大,加上開始時,幾乎是暴利,有足夠的利潤,便有足夠的財富去支援,所以百姓並沒有抱怨,相反的,個個感到有了美好的未來。
如果官府去做……
而且那邊秘密太多了,王巨也不想朝廷知道。
王巨說道:“陛下,開礦的不如運礦的,運礦的不如賣礦的。海上風波,還是交給海商去處理,若是真的他們能在彼岸將百姓安定,他們的根是在中原的,陛下可以派官員去治理,也可以將這些地方劃於宋朝版圖上。但現在最好無為而治……”
“陛下,王子安所言極是,”吳充立即說道。
你搞變法還不嫌亂嗎?
“那邊香料很多嗎?”
“具體的我也不大清楚了,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沒有。有的地方土著人多,即便能獲利,也必須讓開。而且範圍太廣大了,如今勘探出來的只是一部分,在更遙遠的彼岸,還有一些更良好的陸地,約是我朝十幾倍面積,其他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人煙稀少。即便人煙稠密的地方頂多相當於我朝的嶺南,文明也落後。這些地方若是勘探出來,最少得用幾十年時光。不過這片廣漠的沃土,卻可以留給後世子孫。畢竟我朝人煙太稠密了,那怕百姓殘忍地將自己子女活活溺死,人口依然在迅速的增漲著。如果沒有一塊可供疏散的土地,未來我朝養不活這麼多百姓,國家危矣。”
“可是太遠……”王珪嘆惜道。
王巨說得有道理,並且好處多啊,雖然遷徙了幾萬戶百姓,但有了這個收入,還能說什麼呢。況且這些都是赤貧百姓,不要說幾萬戶了,就是一百萬戶赤貧百姓,一年也貢獻不了四百萬貫收入。雖說是內庫收入,內庫也是國家收入,只不過一個歸皇上與宰相共同排程,一個只由皇上來排程的區別。但有了收入,那怕在內庫,對國家也是有益的。
但在大洋那邊,一年一個來回,如果遠,說不定兩年一個來回,怎麼管哪?
王巨心中卻竅喜,只要大夥認可,那就好辦。
這同樣是一個關健,如果朝廷不同意遷徙,不要提任何困難了,直接中止!
“是啊,我也正在想辦法呢……”想個鬼啊,也許以後王巨可能讓朝廷去“管轄”,但現在是不會做這個傻事的,然後王巨又說道:“不僅僅是這個收入,還有……”
後面的收入才是不可忽視的……(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