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筆趣閣> 第698章 第三個(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98章 第三個(下) (3 / 5)

所以王巨打算先行來到洱池湖畔,然後先僵持起來,再大肆造船,不怕拖時間,時間拖得越久,對楊家軍馬越不利。如果楊家將士出關而戰,那是最好不過。然後分出兵馬,一從水路進攻大理城,二是從點蒼山背後繞道,翻過點蒼山,來到大理城。反正王巨以前皆訓練了這兩種兵馬,一是水陸多功能兵種,一是特種兵,專門對付各個山地地形作戰的兵路。

不過王巨也不知道一件事,忽必烈南下大理時,也在龍首關前受阻,於是派兵士翻過點蒼山,繞過龍首關,這才逼得大理投降。

龍首關與王巨無關,龍尾關是必須得讓開的。

但這個關十分重要,向東就是白崖路,馬上王巨必須進攻的地方,趙賧與白崖賧,直南就是蒙舍路,如果楊義貞膽子更壯一點,分兵狙擊姚麟的軍馬,就要走這條大道。再向西南便是永昌路。

如果不用繞開,就能直接拿下,那要省去王巨不小的麻煩。

其實燕達這樣說,基本就說出了大約的作戰方案了。王巨想了想,也預設了燕達的作戰方案。

大家就圍繞著這個想法,開始制訂具體的行動計劃。

大理十萬大軍很快就到達了。

楊義貞放棄了雄關雄城之險,也確實迫於無奈,現在大理不象南詔,那時候他們能請動吐蕃派援兵過來。現在高原上的吐蕃早不知分成幾百個幾千個部落了,各不相統一,楊義貞上哪兒請吐蕃援兵過來?

而且王巨這種穩打穩紮,也不會出現象唐軍那種局面。

甚至因為王巨的改土歸流,楊義貞都沒有辦法從側翼對王巨的後方發起進攻。不過就是不改土歸流,他也沒有辦法對王巨後方發起進攻,你是反賊,如何能鼓動起來宋軍背後的大理人替他賣命?

雖然大理城有雄關之險,一旦讓宋軍三路兵馬合圍起來,裡無糧草,外無救兵,早晚還得必敗。並且家園淪陷,各部將士如何作想?說不定就象褒州城那樣,讓手下將士將自己腦袋割掉,向宋軍請降了。

所以只好放手一戰。

勝了最好,敗了打算投降。

洱池東部地區有六大盆地,最大的一塊在趙賧,一個不規則的長形盆地。其次是南面開南城的長條形盆地,再其次是白崖賧的橢圓形盆地。然後是品賧的圓形盆地,與雲南賧兩塊腰果形盆地。不過雲南賧這兩塊盆地不及其他幾塊盆地平坦。

戰爭就在品賧那塊圓形盆地與雲南賧南邊腰果形盆地之間的比較矮小的山巒上打響。

十萬大軍氣勢洶洶而來,卻遭到宋軍頑強的狙擊。

不過這裡的地勢並不是太險惡。不大利於防守的一方,兩軍交戰一天。互有傷亡,大理傷亡比較慘重些,可是宋軍也陸續出現了不低的傷亡,並且局面對大理有利,畢竟大理的兵力較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打了一天下來,楊義貞讓三軍停下進攻。

第二天繼續。

這樣互拼,對宋軍很不利,兩天慘戰。宋軍傷亡的兵力幾乎達到了四千多人。

相反的,楊義貞反而感到有些安心了……並沒有其他的意外。

變故就從這一夜開始。

到了四更時分,宋軍忽然撲向了楊義貞的軍營。

楊義貞還是很小心的,並且活學活用,仿照王巨紮營的方式,挖起壕溝,紮下營柵,晝夜派兵士巡邏。

因此宋軍襲營很不成功,但宋軍卻繼續象飛蛾撲火般地向楊義貞龐大的兵營發起一波波的進攻。楊義貞搞不清楚宋軍在搞什麼鬼,既然宋軍放動出擊。那是最好了。於是清點兵馬,開始準備出營主動進攻。

就在這時,苗履率領一萬多兵騎兵殺向了他的後方。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