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樣作物就是土豆、紅薯與玉米。
到了明朝,它們也出現在中國了,但因為統治者沒有注意,所以在中國推廣得很慢。這一點也說明了明清這些皇帝們,還不及被評為昏君的宋真宗呢。
其實彼岸還有許多好東西,如番茄、南瓜、花生、辣椒、向日葵……但王巨派人主要除了這三樣糧食外,餘下的就讓他們尋找橡膠了。不僅是找到橡膠樹,這玩意可以遷載,但想得到樹膠又要好久了。這邊又等著樹膠,因此除了找到樹苗過來移載外,還要在那邊切割大量樹膠帶回來。時間又急。再加上當地各強悍的土著時不時騷擾,因此就沒有再找了。
不過在回來時。留下了三千人,開拓了三個定居點,作為未來的橋頭堡。
但還沒有接觸到彼岸的文明核心。
總之想完全征服彼岸,以現在的兵器優勢,難度還比較高。
但這個也不急。
因此一旦大規模百姓上去後,正式開墾了,這些蔬菜水果雜糧,早晚還是能找到的。
“陛下。這是它們的種植方法。”王巨遞了一篇奏本。
這可是畝產幾十石的產量。
趙頊很慎重,對工部侍郎熊本說道:“熊卿,你來負責,派有經驗的老農來種植,種植成功後,將產量統計下來,然後推廣之。”
民以為食為天,它們確實是一道大禮。
王巨又說道:“陛下,諸位,請上船。”
三艘古怪的中小型護衛船。用了蒸汽機為動力的,從汴水進入桓溝,停泊在梁山濼。然後與王巨一道匯合,駛到京城。
王巨帶著大家上了其中的一艘,船艙裡放著滿滿一船的密封箱子。
下人們開啟一個個箱子。
大多數是金條銀條,一條八兩重,也就是半斤重,相當於291克。
本來王巨想鑄成一兩一條的,但金銀的密度太高了,鑄得太小,成本有點高。反正是做本金的,非是流通貨幣。於是鑄成了半斤重大小。
除了鑄成長條形外,上面還鑄刻著一個大字:宋。
還有少數是七大八小的銀錠。剛從倭國那邊調運過來的。
王巨說道:“陛下,這裡合計有一百四十萬兩金子,八百六十七萬四千兩銀子。未來六年內,從彼岸還會調來一些金銀,準備湊成三百萬兩金子,兩千萬兩銀子。有這些金銀,想來推出銀行司足矣了吧。”
“足夠了,足夠了。”趙頊欣喜地說。
這可是嚇人的金銀,如果換成銅幣則相當於一千億文,一億兩千多萬貫。
“陛下,彼岸的商賈對此頗有意見,但經過臣的壓制,終是同意了。不過陛下要承諾,這是彼岸海商的提前支付,而不是額外捐助。”
也就是提前支付了三十多年的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