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筆趣閣> 第766章 天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66章 天機 (2 / 4)

然而現在重臣中,範純仁卻帶頭處處與王巨做對了。

王巨笑了一笑。

其實範純仁還好啦。

之所以王巨一直對範純仁保持著剋制的態度,有三個原因的。

第一個範純仁作風清廉,如今士大夫之奢侈的作風越來越嚴重,需要一個表率,在作風上,範純仁無疑可以做這個表率。

第二個原因,王巨向趙頊要權,趙頊也承諾給王巨權利,但切莫當真啊,如此,之前他就不會刻意麵見趙頊,請趙頊支援了。某種意義上,朝廷有一個反對派頭子,對王巨未必有害的。但這個反對派切莫將司馬戲光弄上來,因此心機不那麼深,手段不那麼激進黑暗的範純仁,就是最好的人選。

第三個原因則更深了。

記得前世他翻看這段歷史時,最多的說法,就是因為政治手段不同,而產生的分裂。

這個說法只說對了一半。

開始時是這樣的。

新黨認為國家弊病嚴重,就象一個重病患者,不用虎狼之藥,就會迅速病入膏肓。

但舊黨則認為不妥,司馬光說治天下如居室,壞則修之,非大壞不可更造。富弼說如人大病方愈,須用粥食藥補理。文彥博則認為以靜重為先。

開始時不好說那一個是對的,那一個是錯的。

從觀點上王安石是正確的,宋朝產生那麼大的赤字,連大旱,國庫都撥不出錢糧賑濟,而是強行將災民打發回各州縣,讓其自生自滅,其他的弊病更是多如牛毛之數。

到了這份上,居室已經大壞,不得不更造了。至於所謂的大病方愈,愈在哪兒?

但是王安石為了填補赤字,使國家財政產生盈餘,以斂財為主,而非是治病為主,所以變法中產生了許多不好的現象。本來到了元豐年間,財政不那麼緊張,可以象富弼所說的那樣,大病方愈了,須用粥食藥補理。也就是可以慢慢調控,將激化的矛盾緩和。可西北兩次慘敗,一切化為泡影。再加上某些人有意地誤導,所以洛陽百姓才呼司馬光為真相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再從舊黨角度分析,象文彥博與富弼等人,都經歷過慶曆新政失敗,因此心路都象宋仁宗一樣,以微調為主。這個想法能理解,可事實證明這條路同樣是一條慢性自殺之路,就象那赤字,實際從宋仁宗晚年就開始積累了。

不是他們不知道,知道,變得好那是最好不過,變得不好。就會更麻煩,可事實是王安石的變法,讓他們失望了。所以反對聲音越來越強烈。

另外從他們個人角度來分析,因為宋仁宗晚年身體不好。幾乎真正成了“無為而治”,導致頂級權臣在這種局面下迅速得利,就不要說宋英宗這個渾球。

王安石許多變法,則就是針對這種情況而去的,比如打壓高利貸,團行的壟斷,權貴外戚對京城物價的控制,強行向權貴豪強攤派免役錢、青苗貸。作為既得利益者,當然很排斥了。

然而變法開始,手段還不那麼慘烈,就是文彥博那時有著私心,但多少還想著國家的。隨著一條條新法推出來,朝堂終於變了味道,為了打壓對手,無所不用其極。比如文彥博、司馬光、程顥、楊繪……至於國家的啥,早拋在了腦後。

因此王巨也渴望著溫和派能一一上位,無論是新黨。還是舊黨。

這樣的殘酷政治鬥爭不能再繼續下去了,包括他自己在內,儘管他的手段更黑暗。

王巨回到家中。將韓韞叫來問:“蔡京在陝州如何?”

安燾背水一戰,不顧朝廷制度,從陝州帶著鄉紳來到洛陽,又從洛陽來到京城,然而陝州政務不能不管,特別是陝西現在缺少糧食,朝廷正向陝西調派大量糧草之時。

於是王巨將蔡京調到了陝州擔任新知州。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