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了賀蘭石,韓韞一臉欽佩:“太保,太神奇了。”
章楶讓西夏用賀蘭石換戰俘,而且預設了西夏的高價。
這一著終於成為致命的導火索。
從那以後,賀蘭石的價格越來越離譜。
不但西夏有人失去理智地囤積,就連宋朝這邊也開始有人囤積。而且有人還根據不同的賀蘭石取了極好聽的名字,如墨星、紫霞、天霽青、梅香、松韻……
並且韓韞透過轉手賀蘭石,幾乎將以前的大半成本收了回來。
這次炒作賀蘭石,等於官方也進入了,甚至最後成了官方為主,韓韞為輔的局面,王巨也沒有隱瞞,因此韓韞大大方方地將這些收入全部交給章楶當成軍費了。
王巨鬆了一口氣。
十幾年前安排此著,他想到的不僅是荷蘭鬱金香,還有天朝的君子蘭、普洱茶,炒作成荷蘭鬱金香那是不可能了,但能炒成君子蘭與普洱茶那般地步。
而且在那時就有一些可能的徵兆,比如夏國劍與西夏弩,質量上乘的,能在宋朝售千貫錢,就算它們不錯吧,也不能說值千貫錢。同樣的,還有倭國扇,即便杭州開始仿製各種摺扇,甚至工藝還超過了倭國扇,但始終不及倭國扇價格之高。再就是高麗秘色瓷,當真高麗的瓷器比宋朝優質瓷器優秀?
倒不是崇洋媚外,現在宋朝還是文明的中心,除了宋朝,餘下的都是蠻人,蕃人,胡人,夷人,主要是舶來品,大家新奇了。
賀蘭石暫時也是舶來品,這便提供了炒作的空間。
一個君子蘭與普洱茶弄不垮天朝經濟,體量太大了,但如果將賀蘭石變成君子蘭與普洱茶,對於薄弱的西夏經濟來說,那就是致命的。
“那就好,反正章質夫拿下蕭關,前線又不太平了,你留下來過一個元旦節吧。”
“行。”
“過了元旦節,你看你還有什麼親人,需要遷徙到彼岸的,對他們暗中囑咐一聲,明年秋天隨船去彼岸。”
“這麼早?”
“明年我去陝西后,說走就走。”
其實真的很快,至少王巨在京城逗留的時間連半年也不到了。
韓韞悄無聲息地回來。
王巨開始做下面的安排,那就是點將。
先是河北路。
河北路原來是一個整體,但慶曆戰爭,遼國來勒索。為了防備契丹,宋朝也於河北置了四路安撫司,大名府路。高陽關路,不過高陽關路首府在河間府。也就是原先的瀛州,真定府路,定州路。
這就是河北四路的由來,雖置了這個編置,卻不常設安撫使。
於是熙寧六年,將河北路一劃為二,一為河北東路,首府是大名府。一為河北西路,首府是真定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