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筆趣閣> 第718章 拯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18章 拯救 (2 / 4)

但這是不可能的。

這一天,王巨突然對蔡確與張璪說道:“鄉間有一戶人家,持有水碾一座。替百姓碾麥,每年可得工錢兩百貫。仍此人尤嫌不足。於是向百姓直接購麥碾粉,又將粉加工成麵餅出售。結果除去大量工錢,販賣成本外,每年只得五十貫。於是他第二年又只替百姓碾麵粉了,鄉鄰皆譏之。對乎?”

蔡確道:“子安,你想說什麼?”

如果按照這個小故事,這個水碾坊主做法是正確的,做錯了,難道繼續錯下去。因此好笑的不是這個坊主,而是鄉鄰。

但王巨冒然說出這個話,肯定大有深意。

“蔡公,張公,你們認為朝廷置市易司後,與原來的南方九路發運司週轉,那一個朝廷受益更大,那一個擾民更輕?”

市易司一年拋除各項開支,包括牙吏的薪酬外,純收入是一百多萬貫。

這也不是小收入了,想當初一個榷茶,從呂夷簡再到韓琦,數次折騰,最後朝廷才獲益一百來萬貫。直到王安石對蜀茶進行了更嚴厲的專榷制度,收入才激增起來。

但這是朝廷大買辦,看看後世的電信、聯通、中石油、中石化吧,這麼折騰,才獲益一百來萬貫,值得嗎?

“其實原來南方九路發運司的收益,遠遠超過了市易司,只是前者是隱形的,但認真去盤查賬目,還是能盤查出來。”

如今三司使李承之也是一個幹吏,宋朝大臣韓億、呂夷簡與范仲淹的後代算是最有出息的了。然而還有一個人,李迪,李迪的幾個子侄李柬之、李肅之、李承之、李及之,皆可以稱為一方名臣。

而且李承之也是變法派一方的大臣,先是主持條例司,後是擔任都檢正,並且多次臨時差遣到各地察看變法情況,也參與了各項變法的決策。但因為彈劾楊蟠,王安石“包庇”,兩人最終產生了齷齪。因此與張載一樣,雖屬於變法派,但不屬於王安石派……

所以王巨即將提出的提議,在三司那邊不存在任何問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得說服眼前這二人,不然會讓變法派產生一種想法,這小子幹嘛廢除市易法,難道更改主張,對變法下手不成?

但這兩個人當中,蔡確問題不大,主要就是張璪,他與王安石很親近的。

反正這攤子事亂的……

果然,張璪聽後有些不喜,說:“朝廷如今好不容易安定下來,又來更改法令,必會引起不必要的騷動。”

“張公,你認為朝廷當真是安定下來?如是這樣,為何我回京發生了這麼多事?張公,你也被許多人彈劾了吧。”

張璪還是不認可,心想,之所以如此。是你確實在南方殺了許多人,又是因為軍功進入東府,所以許多人不滿。

“張公。”王巨不管他怎麼想,繼續道:“不是安定。而是潛伏,但這股力量仍然存在……人無遠憂,必有近患哪。”

王珪在邊上說道:“王子安,莫要多說,我這就對三司招呼一聲,讓他們核計一下。”

其實對這個市易法,王巨乃是最反感的。

當然,它毛收入遠不止一百萬來貫。主要是由於官府大買辦,造成巨大的浪費,還有一些官吏又從中貪墨,因此到了朝廷口袋變得很少很少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