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筆趣閣> 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 / 6)

第三條命令則是於明年春天立即開始於鴨綠江畔修建船舶,這也是一條成熟地航道,當年兀惹起義,就是利用這條航道,派出使者覲見趙光義。

現在不是派出使者,而是為陸輝五千兵馬撤退做準備。

一旦發現前線節節不支,讓陸輝立即帶領著五千兵馬撤退下來。即便前線能支援住,明年夏末也要將這五千兵馬帶著撤退下來。但不是回宋朝,吳楠回來時,陸輝幫助鼓動下,叛亂的軍隊都達到了兩萬多人,相信到了明年春天,叛軍規模更大,遼國想要鎮壓,必然會調動周邊所有力量,包括鴨綠江畔的駐軍前去鎮壓。那麼陸輝到達這裡時,遼國的駐軍數量會變得很少,陸輝就可以帶著五千兵馬將這些城市軍砦一起催毀,餘部剿滅,隨後迅速潛入到高麗地界,利用高麗狹長的地形,以及兩國邊境東海岸那邊的山區地形,秘密到達東海岸,再用小船裝載著,登上大船,撤向宋朝。

不過這一條十分困難的,第一是速度必須要快,第二必須不能讓高麗人提前察覺,甚至圍堵上,那樣就不能載贓於高麗了。

這又要提前派人勘探詳細的道路,以及高麗於鴨綠江畔兵力的分配。

但只要將遼國激怒,向高麗再度發兵,王巨高枕無憂了。

至於高麗人會迎來什麼報復,王巨不會管的。

他心中對東面那兩個國家印象皆不好,但相比於棒子,倭國雖然殘忍,還有一些值得尊重的地方,至於棒子的猥瑣自大,王巨是十分痛恨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最好遼國能學習成吉思汗那般做法,將這群棒子殺光了,王巨才會拍手稱快呢。

可究竟如何,王巨也無法預判。

主要是隔得太遠,中間又隔著一個遼國,那怕是在密州,利用特腳遞,換人換馬,也足以在七八天之內,將訊息從湟州送到密州了,但人在遼東,兩邊一個聯絡,最少得半年以上的時間,因此王巨就無法及時做出變動,只能靠陸輝在那邊憑藉想像力大約發揮了。

王巨親自將吳楠送出湟州城。

這一行吳楠很辛苦,不過彼岸許多人都很辛苦,正是他們的打拼,彼岸規模才越來越大,越來越繁榮。

不過這個辛苦很值的。正是這些複雜的貿易、遷徙百姓的管理治理,以及一些戰爭,不斷地替彼岸磨礪出大量的人才。

可以說。彼岸有許多管理人才,放在宋朝。都足以擔任一個十分合格的知州知府了。

但宋朝可不會珍惜的。

王巨想到這裡,心中有些感慨,也許科舉用人,也達到了巔峰之時,快到了淘汰的時候。

吳楠施了一個禮,上馬走了。

王巨看著清澈的湟水,在北岸便是唐朝鼎鼎大名的鄯州城遺址,唐朝衰敗後。吐蕃正式進入河湟,鄯州城也被催毀了,如今只剩下一點點斷壁殘垣,還能讓人浮想出唐朝的強盛。

城外又有許多百姓與戰俘運輸著糧草物資,到了湟州,正式進入青海高原了,冬天更冷,也來得快。

因此必須在這段時間內,將諸堡砦修建完善,糧草物資也要及時運過來。

還有一部分遷徙過來的弓箭手保捷軍同時也要安排下去。

到了冬天時。開始對這些邊軍就要進行整編集訓了。

對於這一點,朝廷還是有許多人支援的。

未來整個河湟將會駐紮四萬名左右的邊軍,也就是由弓箭手與保捷軍組織成的永久性鄉兵。再搭配兩萬名左右的禁兵。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