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兩國聯軍吐蕃人要麼被殺死了,要麼逃出去,西夏人也是傷亡慘重,而且三軍疲憊不堪,不但是身體上,心靈上也疲倦了,看到宋軍又衝了出來,保細季卑立即說道:“撤。”
逃吧,但不是向南邊逃的,而是逃向了東北方向,哪裡也有一個小山峪,然後再翻過幾個山頭,就可以與西夏主力匯合了。至於南邊,保細季卑沒有那麼傻。種樸下令打掃戰場,押著糧草輜重與牲畜,陸續返回平西堡。
隘道里戰鬥仍在繼續著,東西兩邊是大山,無法逃,南邊是平西堡,就是平西堡大門暢開,西夏人也不敢向南逃,只有北面這條山道了。更重要的他們馬上連吃的都沒有了,所以傍晚時,王巨下令種樸出擊,在堡南邊吐蕃人撤退,連糧草輜重也不要了,雙方殺得很慘烈,但南邊還有大量的糧草與輜重,因為有火炮,南邊的敵營離平西堡也有好幾裡地,於是周邊的一些部族大著膽子藉助夜色,暗中支援了大量糧草與牲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如果王巨不阻止,保細季卑下令三軍做飯後,必然將這些糧草與牲畜帶到堡後,牲畜不好翻山越嶺,但可以宰殺後,背到山後,那麼至少在這兩三天內,西夏人糧食問題也得到解決了,那麼就不會拼命。但現在什麼糧食也沒有了,西夏人只有繼續拼命。
第二天更慘,有的西夏人餓得沒辦法,到處找吃的,想狩獵,上哪兒狩去,這麼多兵馬駐紮在此處,不要說走獸,連一個鳥兒也不敢落下。
那只有殺馬,可是當初為了節約馬的草料,戰馬多放在後方,不可能將戰馬也放在這個隘道哉。也就是此時西夏軍隊連戰馬都沒有多少。
於是只好找野果子。剝樹皮,挖野菜充飢,但這能管用嗎?於是有的人竟然拉來死人…………一邊吃一邊吐。阿里骨帶著各部防禦著,看著這一幕。他們也在吐,王巨派斥候潛向山隘,他們在望遠鏡看到這一幕,也在吐……
真餓啊,餓得沒辦法了。
周邊一些部族立即派人過來拜見王巨,現在具體什麼情況,他們同樣也糊塗了,但知道兩國慘敗。王巨不見。只是讓王紫川代問一句話,打了這麼多天,南邊一萬多敵人他們的糧草與牲畜是從哪兒來的?某不讓你們為難,故此讓你們做壁上觀,但讓你們支援阿里骨與西夏人的?
以前稱河湟最富裕的地方是一湟二澆三九曲,湟就是湟水流域,但澆不是澆水流域,而是指古代的澆河郡,也就是唐朝的東廓州地區,不過唐朝的廓州地區。不是現在的廓州地區,現在的廓州地區是尖扎縣與河西地區為主,唐朝的廓州是貴德縣與河東為主。但真正的澆河流域不僅包括了唐朝的東廓州地區,還包括了貴德東南的同仁夏河地區,也就是現在河州的西南部地區與東積石山地區,但這一部分在唐朝手中控制的時間不長,澆故名思義,就是灌溉的意思,因為這裡除了黃河外,還有許多黃河的小支流,水草豐美。因此成為河湟第二富裕的地方。
九曲就是如今溪哥城周邊地區,溪哥城則是唐朝的積石軍寨。同時還包括吐蕃控制的大莫門城,百穀城。這裡不僅有黃河與一些支流,還有許多寬闊的谷原地帶,所以成了河湟第三富裕的場所。
因此唐朝的廓州比較富裕,宋朝這個廓州情況不是太好,境內八成地區是山區,這種支援也算是強力支援了,反過來說,也意味著他們對宋軍敵意滿滿。
各部惶恐不安,於是去找種樸,種樸沒好氣地說:“如果不是你們支援,他們每天帶著糧草翻山越嶺,到城南與我軍作戰嗎?我軍不兩面開戰,又能犧牲這麼多將士嗎?連太保都被你們逼得親自上了戰場,他身邊的侍衛也犧牲了一半人。有膽量做,就要有膽量負責。”
這些人一起跪下了,有人抱著種樸大腿哭求,種樸大半天后才說道:“想要太保原諒可以,有幾個部族公開與我軍為敵,同時還有部分阿里骨的手下逃了出去……”
大夥都懂的,各自回去,點集丁壯,向那五個部族殺了過去。
溪隆巴正帶著手下,在某個部族裡舔傷口呢,諸族幾千大軍殺了過來。溪隆巴力斃了十幾人後,被大夥生生圍上虐殺。
其實這也是王巨有意為之,就是讓這些部族以後不團結,不能擰成一股繩,這樣宋朝以後才能分而化之,便於治理。也就是他將諸葛亮與唐太宗的政策整推翻了,但不能怪諸葛亮,以當時蜀漢那種情況,只能牽就了。但也不能怪唐太宗,人家天可汗的心態,不是一般漢人能想明白的。
苗授、種誼、王君萬、劉仲武、韓緒幾路兵馬正兵分兩路,迅速向平西堡衝來,就在這時,他們忽然接到王巨的一條命令。
現在兩路宋軍離平西堡都不遠了,因此皆派出斥候,前去平西堡打探訊息。
可這些斥候來到前線,一個個都傻了,周邊各部族正在自相殘殺,平西堡卻是靜悄悄一片,沒有一個敵人攻城,並且城南連一個敵人都沒有了。
因此一個個進了城,也別打探了,直接進城問情況吧。
然後王巨讓他們速速回去傳令兩軍,不要那麼急趕過來,最好慢一點,那怕慢上兩三天三四天都沒有關係。
如果沒有意外,今天晚上先行軍基本可以趕到戰場了,明天中午時分,三軍全部會來到平西堡下,阿里骨打探的情況並沒有錯。
所以幾將同樣糊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