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筆趣閣> 第834章 浴火重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34章 浴火重生 (3 / 5)

缺點就是缺少了相關的配合,但西夏那邊的軍隊同樣是一片散沙,特別是這些役兵組織起來的軍隊,甚至還不如宋朝京城那些懶散的禁兵呢。

兩支軍隊於洪州城下,狹路相逢,夏軍大敗。

种師道帶著主力軍隊。隨後殺到,將洪州城拿下。

梁乙逋感覺不對,想暫時撤到宥州去。章楶這才亮出利牙,發動三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夏軍大敗。紛紛向宥州逃亡,种師道早就知道這個結果,他的幾萬軍馬根本就沒有去龍州與章楶主力軍隊匯合,而是直接順著無定河的上游西岸,直接抄向夏軍的後路,一部分夏軍逃了出去,但种師道及時抄住了後面大部逃下來的夏軍,此役。梁乙逋十五萬兵馬,最後能逃回去的不到一半人,餘下的或被宋軍擊斃,或者被抓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章楶讓大軍於無定河畔紮下大營,分出軍隊,再度攻向夏州,拿下夏州城後,將古長城外的百姓,包括洪州一帶的百姓,又向南河套驅逐。

這時候到了七月底。宋朝今年不可能拿下西夏了,如果貪心不足,到了冬天來臨。萬一遼國再派駐一支大軍援助,弄不好又成了前一次伐夏之慘敗。

而王巨與章楶恰恰是不貪心的人。

因此今年所佔的還是古長城這一側地盤,然後搶在嚴冬未到來之前,將這段古長城略略修葺,再度發動河東貧困百姓向這一帶遷徙。

不過今年發動百姓難度要低得多,畢竟去年大家都有些畏懼,然而隨著秋收到來,遷徙過來的百姓有了收穫,則會讓更多的百姓心動。王巨在信中還刻意用彼岸說明這件事。彼岸同樣有戰爭,有土著的威脅。不過為了生存,依然有許多赤貧百姓主動願意遷徙到彼岸。因此隨著大家生活變好了。可以讓他們寫信給自己的家人與親朋好友,那麼後方同樣會有許多赤貧百姓心動。而且宋朝赤貧百姓比例是那麼地大,因此根本不用愁移民的數量。

這樣,這一拓跋的老巢,就會被漢人嚴重稀釋,以後不會成為宋朝的危害。並且這些移民的到來,為了安置他們,眼下雖花掉不少錢帛,但到了明年,從這些百姓手中就能購買到許多糧食,節約的費用,也抵消了今年的開支。

其實這麼做,主要還是動搖西夏的根基,非是為佔領地盤,除了長城嶺一帶的橫山地區,必須要佔領外,包括洪州與宥州,王巨今年也不感興趣了,同樣的,蘭州河西的喀羅川地區同樣富饒,然而戰後,王巨並沒有發兵河西,收回喀羅川。

這麼做後,還有一個很不錯的妙處……那就是遼國。

為什麼要向南河套驅逐?

南河套就是後世有名的毛烏素沙漠,但現在的地形與王巨後世的地形終是兩樣的。儘管從這時起,西北各處地形惡化嚴重,但仍不及後世之劣。

就象居延海,後世僅存下幾個小湖蕩子,現在兩個“海”面積幾乎相當於鄱陽湖汛水時的面積,所以才稱為海。

還有涼州北面的石羊河,它的上源則來自於騰格裡沙漠的兩個石羊澤,後世全部乾涸了,但現在兩個湖澤面積每一個湖澤大小都幾乎與巢湖相當。西夏境內幾個大沙漠,後世罕有人煙了,特別是騰格裡沙漠與巴丹吉林沙漠,但現在三個沙漠裡都生存著大量遊牧民族,並且這些遊牧民族,有時候還騷擾著西夏,為此西夏在巴丹吉林沙漠裡還置了三個城堡,用此震懾沙漠裡的這些少數遊牧族群。

然而這種地形,對於宋軍卻是很不適應的,包括遼軍同樣也不適應。

所以遼興宗伐夏,在這一帶沙漠裡大敗而歸,李繼遷興起時,正是利用這一帶沙漠地區與宋軍躲貓貓,戰敗後派使投降,自己逃入大漠,宋朝被逼得沒辦法了,只好看著李繼遷一天天壯大。

未來,這裡仍是宋朝最頭痛的地區之一。

於是自去年起,宋朝就不斷地將百姓往這個沙漠裡驅逐。

這些百姓一無所有的驅逐到沙漠裡,他們得吃得喝,那麼逼得他們與大漠裡各部族火拼,也就會將這個大漠裡各部族力量削弱。

其實它則是王巨攻伐交趾戰術的縮小版本。

前線繼續僵持,一直僵持到了十月初,洪夏兩州百姓一起驅逐得差不多了,並且章楶還讓軍士將兩州百姓種植的莊稼收割上來,那邊古長城也修建得差不多了,長城嶺這段橫山也修建了三四個堡砦。宋軍這才徐徐將大軍撤回,結束了這次僵持。

但這次僵持,無疑使西夏經濟雪上加霜。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