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筆趣閣> 第856章 割土(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56章 割土(上) (2 / 4)

接著他又下令,收編三軍,繼續逗留在濁輪川上游地區,這裡有充足的水源,而且水草也比較豐美,至少能解決草的問題,不提這一行帶來許多牲畜,戰馬得讓它們吃飽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然而困在這裡,就象關在一個大號的牢房裡一般……斡特剌憋啊。

他發完命令,抑天長嘆:“王巨不死,遼難不已!”

其實他又想錯了,這一戰他的對手不是王巨,而是章楶。

至於王巨已經在開始安置移民了。

經過這幾年反覆的催殘,如今西夏境內百姓只有二十幾萬戶,真正的地廣人稀。

但這是好事兒,意味著朝廷能遷徙更多百姓過來安置,只要漢人達到了近七成,宋朝以後則能全部管理這片土地。

因此朝廷給予了優厚的條件,讓河東路、陝西路、利州路與京西路西部地區各州各縣廣貼牒文,鼓勵百姓自發報名,前來西北。

其條件是會為這些百姓提供遷徙過程中的糧草物資,並且派專人帶路,到達目的地後,朝廷會按照每戶五口下,五口到十口中,十口上,三個等級分別提供各種生活用具,農耕用具,一直到明年秋收前的糧草,相關的禦寒物資,再按照上中下三等地提供充足的耕地,以及相關的牲畜,同時按照戶等每戶提供四十貫、六十貫與八十貫錢或者等價的帛。

當然,這種大規模的遷徙,必然引起當地豪強的反對,於是朝廷採納了王巨意見,准許這幾個地區的豪強前來西北購買土地,分為五個等級,最好的膏腴之地一畝只需兩貫錢,二等的一千五百文錢,三等的一貫錢,四等的五百文,五等的只需二百文錢。

但有一個條件,必須攜帶與所購耕地相當的佃農過來,以免這些豪強囤地而將這些耕地荒蕪,又起不到移民作用。不過朝廷繼續提供了一個優惠的條件,那就是儘管是佃農過來,仍按照其他移民的標準發放補貼。

雖然這些補貼未落到各個豪強口袋,但他們帶過來的佃農立即安定下來,也意味著明年他們就可以順利收租。

用此來緩解豪強反對所帶來的壓力,同時或多或少也為朝廷帶來不少收入。

並且西北捷報連連,就連強大的遼國十幾萬軍隊都被宋朝裝進口袋裡,使大家無後顧之憂,因此有許多豪強從反對改變踴躍參加。

其實這也是財富積累,無處可去的一種表現。放在銀行裡嫌利息低,還害怕政策不穩定,但投在土地上,土地是不會跑走的。如果沒有銀行司,這個政策的效果會更好。

不過用錢太多了,特別是與遼國的戰鬥,將要消耗更多的供給,器甲布料等物資押運成本還要好一點,主要就是糧草。

為了滿足前線需求,以及那個囚籠戰術,朝廷不得不用快馬下令交趾與廣南征僱海船,緊急調運三百萬石糧食過來。

但這些糧草不僅要運到陝西路,還要一步步運到更遠的前線,即便王巨用了許多戰俘,以及西夏百姓,讓他們以工代賑的方式來負責運輸,然而消耗卻是驚人的。

朝廷不得不再次發放兩千萬貫“國債”,因此導致許多大臣紛紛反對。有人算了一下賬,僅是能算出來的,這幾年戰爭的消耗就達到了三億多貫費用,這還不包括許多隱形的支出!如果包括了,甚至能達到四億多貫,自古未有之事!

同時這樣大規模的用兵與後勤運輸,導致陝西河東兩路百姓生產荒廢,不提百姓騷然吧,畢竟朝廷是僱役的,但兩路糧食都嚴重減產了,同時北方每鬥粟從不足十文錢漲到十五文錢,每鬥麥從三十幾文錢漲到了五十文錢,每鬥米從七十文錢漲到了近百文錢,京師的糧價更貴。

總之,產生了一系列的惡性影響。

不過這時候傳來一個好訊息。

那便是沈括負責的蒸汽機車,經過了數年研發,終於在三門峽投入使用。

非是後世那種火車,它的車廂很小,每節車廂裝載量不足二十石,也就是一噸都不到,相當於大號馬車,每個車頭能拉運四十節車廂,最高速度每個時辰八十里,相當於每小時能行駛二十公里,放在三門峽,因為有許多坡地,時速不到十公里。

其使用壽命大約一千個時辰需大修一次,壽命不算太長,但也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漢唐三門漕運一年接近八百萬石,到了宋朝一年只有兩三百萬石,不過也要看,如果發動大型戰爭,漕運量立即膨脹,象這兩年三門漕運量達到了近千萬石。

但有了這個機車,打算每天往返五六趟,則是四五千石,再扣除惡劣天氣,打算兩百天,一列機車就可以完成八十萬石的漕運。包括輪換或者大修輪換,二十列機車,就足以完成整個三門漕運的需求,僅需三四十名“司機”,幾十名負責維修的工匠。那麼縴夫不需要了,數千上萬用小車子推物資的民夫也不需要了,只要排程得當,下游貨船來了立即裝車,上游貨船跟上,立即裝上貨船,那麼兩邊大批倉儲以及管理倉儲的胥吏差役也不需要了。從此陝州附近的百姓完全脫離了這個苦海。

又因為它裝載量很小,就包括機頭的重量也不足十五噸,而不是象後世那樣一百多噸兩百多噸,並且車軌小,機頭更長,壓強壓力也隨之下降,那麼意味著只要橋樑堅固,即可以通行,對路面要求也很低,儘管技術落後,但成本不算太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