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筆趣閣> 第二二六章 底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二六章 底氣 (2 / 3)

“就是他。

蔡挺就留心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透過剛才三戰的講述,王巨在軍事天份上不弱,三戰中,注意了地形、士氣、兵力分配、計策,還有對對方心理的重視,能做到這幾點,一個合格的將領便有了。當然,王巨是文官,政務才是他職責,然而一路過來,他看了看,華池在政務上做得不錯,修了許多水利道路,也種了許多冬小麥。應當王巨看中的人,想來不會差的。

“蔡公,以前慶州邊防表現不好,乃是幾任長官不敢作為。因此孫公對下官雖然不錯,可是下官很擔心。正好中使問,下官便在腦海裡想,來的新知州一作風要果敢,二不能再貪懦了,三要會用好人才,於是想來想去,自己所熟悉的只有蔡公了。因此便說了蔡公的名字。”

“憑這一點,就能擊退西夏入侵?”

“蔡公,足夠了。下官的那篇奏呈蔡公看過了吧,除非西夏不入侵環慶路,否則不會從環州著手,從環州著手除非抄掠,否則層層推進到原州或慶州,時間太慢了,又多是山道,我朝還於許多關健所在築了砦堡。餘下的要麼走淮安道入侵,可是拿下了淮安鎮,後面還有五交鎮與柔遠鎮聯手抵擋,拿下五交鎮,下面還有業樂鎮等城防。並且那邊的山更高大,植被也更茂盛,不利於西夏騎兵作戰。因此只有大順城這一點,後方荔原堡等處同樣有許多峁梁,不過多是山丘地形,植被稀疏,這種地形利於西夏人作戰,並正因為這種地形,我朝一直不能在柔遠寨與慶州城之間設起重堡。只要拿下大順城,西夏人用大順城與疆砟堡聯手,便能威脅慶州了。故此,范文正公當年搶築了大順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有點道理。”蔡挺道,這也是他看地圖後心中一喜的原因,不過具體如何。還要到前線去親自觀察一下。

“防守整個環慶二州難,可是防守荔原堡、大順城與柔遠寨三處就變得容易多了,因為狹隘的地形拘束,敵人來了再多的兵力,也不能發揮出兵力的優勢。其次孫沔去年遷徙邊境蕃人。導致許多百姓產生怨懟,不過卻為蔡公鋪下了好底子。”

“說說理由。”

“前方清空了百姓,大敵來侵,有時間能將百姓遷於各堡砦與各大的村寨聯防,並且也能抽調出大量強人壯馬,這些人若是組織得當。也是一支可觀的兵力。實際環慶路非是象表面上所看的兵力少。下官估算了一下,若是組織好了,情報做得細緻,最少能抽出一萬五千名官兵作戰,並且還能組織起一萬五千名以上的強人。或進攻或防禦。這個兵力不少了。”

“恩,還有呢?”

“蔡公,”王巨將蔡挺拉到一側,悄聲說道:“我帶來了一個蕃將趙忠,他原本就是山那邊野利遇乞帳下的一員驍將,在野利族頗有聲望,在他的聯絡下,山那邊有好幾支野利族部想投奔我朝。我沒有讓他們立即過來。而是讓他們繼續呆在山那邊,到秋後才將他們派上用場。”

“你想反擊?”蔡挺倒吸了一口冷氣道,這用得好。那會是致命的殺著。

“為何不能反擊,特別是這種梁峁地形。”

“老夫明白了,為什麼你的情報那麼準確。”

“一部分是野利族帶過來的,但他們現在皆不得勢了,在當地遭到輕重不同的排擠,難得到有用的訊息。因此又在我建議下,姚將軍先後於各營中組建了一支踏白隊。”

“其他人可知道?”

“其他人都不知道。為了保密,我都沒有向陛下稟報。包括山那邊的各族,我只是派人通知他們耐心等候,以免訊息提前洩露。”

“這一定要保密。”

“下官知道。”

“我來慶州,聽到你將強人置都?”

“蔡公,這是權宜之計,想要置都,沒有威望沒有能力,弄不好蕃人就會有異議,置都後蕃人易抱團又會產生一些不好的後果。所以下官以為,對蕃人不能岐視,但也要分而化之。不過因為去年三戰,一旦西夏來犯,他們會派出許多兵力,前有大順城荔原堡與柔遠寨阻攔,他們不敢分兵去慶州,但會能派出許多兵力來荔原堡報復下官。所以置都,強化他們的配合與戰鬥力,也是下官不得己之策。”

“那你還用戰俘激怒西夏?”

蔡挺狐疑地問道,這豈不是更加拉仇恨值?就是激勵了士氣也不值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