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筆趣閣> 第二七一章 可憐的李諒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七一章 可憐的李諒祚 (2 / 3)

野利族遭到打壓後。許多野利部族分支紛紛改姓,這一支便改成了野金姓。這一改姓。他們沒有族譜,沒有文字。也許再過幾十年,後人就會自動忘記祖上的那個尊貴的野利姓了。

不但他們,西夏皇室也歡迎大家改姓,這利於皇室集權,因此西夏党項人的姓氏亂七八糟,幾十萬戶百姓,最少有幾千個姓,例如訛這個字在党項人姓名裡很常用,於是有訛一,訛二,訛三,一直排到訛八,然後接著排,訛沒,訛,訛利,訛名,訛沒……都是姓氏。

王巨也歡迎他們改姓。

甚至與李三狗交談時,開誠佈公將他的想法說出來,改的好,你活著能保證,但你死了,這麼多野利族一下子堆到前線,能保證不出一個有野心的人?以後他們與宋朝交惡,你願意看到嗎?

你想看到的是什麼,是一代代人傳承下去,還是這個姓傳承下去?

李三狗無言了。

為什麼呢,道理一個樣,部族大了,國家便難以控制,就象現在的慕容族,宋朝政策偏軟,否則憑藉他們的一些作為,管他們是不是穆桂英的孃家,恐怕也早動手了。

野金小山肯定不知道為什麼長輩改成了這個姓。

他只是一個十來歲的少年,隨著大家一起向宋朝遷徙。

就在這時,一行人撲了過來,手中全部帶著兵器,許多人身上還有著血跡。

“西夏的將士?”野金小山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坐在他拉下來的大便上……嚇得大氣都不敢出。

這時他就聽到其中有一個說:“野利族的餘孽。”

梁乙埋奇怪地問:“有什麼不對嗎?”

“就是他們與宋兵勾結將糧草燒掉的。”那個逃兵恨恨地說道。

梁乙埋他們在前方,當然不知道後方發生的事。

“殺了他們,”一人惱恨地說道。

“不妥,這些人雖然全部是老弱婦人,不過人太多了,萬一驚動了宋軍過來,難道你不顧陛下安全了?”宋吉勸阻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陛下?”野金小山一顆心怦怦亂跳著,於是他撥開茅草,悄悄看過去,便看到一個青年,病怏怏地躺在地上,還少了一隻手。

“陛下,他會不會殺了我們,殺我的阿孃,祖父……”野金小山擔心地想。然後他就看到那受傷的青年擺手道:“算了,這件事是朕之錯。當初浪遇王叔便再三勸說我,勿要與宋人交惡,我沒有聽,偏要貪圖大順城與慶州,所以才落得這樣的下場。”

“陛下……”

“朕也記得小時候,母后也說過。說父皇臨終遺言,異日力弱勢衰,宜附中國。不可專從契丹,蓋契丹殘虐。中國仁慈,順中國則子孫安寧,又得歲賜官爵,若為契丹所脅,則吾國危矣。所以王叔勸朕,若想精進有作為,可以南下,劍指熙河。包括讓禹藏花麻騷擾宋境都是可以的,畢竟他們是蕃人,我們有開脫的理由,但暫不可與宋朝交惡。除非我國能將河湟全部拿下,能真正與宋遼對抗。”

“陛下……”

“你們也不用擔心,朕不怪你們,特別是你們這些漢人,還有我的舅哥,你們是漢人,卻身為夏臣。顧慮重重,因此才勸朕兵伐宋朝,以示對我大夏忠心。這是你們的想法。但朕卻少了主見,錯是朕,而非是你們。”

“陛下……”

“眾卿家不用難過了,之所以錯,也要怪沒藏訛龐,還有一些軟弱的宋朝邊臣,所以才讓朕產生錯覺,以為宋朝真的軟弱可欺,所以朕才沒有聽王叔之勸。這件事就此作罷。雖折了一些人馬,但還不至於滅國。回去後。我們要想一想辦法,讓宋人不要惱怒。還有注意契丹那邊的動靜。”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