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筆趣閣> 第二十章 講道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章 講道理 (2 / 3)

“那叫遊學。”

“趙四娘子,你還沒有聽明白,遊學的目的不是遊,而是遊而學之。因此遊學不僅是與學子互相交流,拜訪名家,更非是遊山玩水,而是對各個階層百姓的觀察,增加對社會與學問的認識。你們是富家子弟,我們是生活在最貧困的底層百姓。因此朱二郎呆在我家裡生活一段時間,不僅讓他知道何為甘苦,更是對另外一個階層的觀察,這才是最高境界的遊學,我想這才是朱員外讓朱二郎留在王家寨的用意。”

趙四娘子哪裡能辨過王巨?

古代教育太呆板了。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說得太好哪。”朱琦搖著紙扇說道。

王巨隱約察覺得朱琦有哪裡不對勁,這幾天自覺離朱琦遠遠的。於是說道:“這樣吧,隔段時間,我將家中的事安排好了,要進城買一些過冬生活用品,要麼我繞一點路去延州,到時候與朱二郎一道回去,你們認為朱二郎值不值得留在王家寨,到時候可以細細商議。冬天來了,寨子會閒下來,然而那時寨子更苦……”

其實朱儁留在王家,對於兩家人來說都是共贏的舉措。

若是他能呆上一年半載,相信或多或少能改掉一些書呆子氣,並且王巨一些這時代所未有的見識,也會提高朱儁對經義的進一步理解。

這種交流對王巨也有好處,至少在微言大義上,朱儁仍能做王巨半個老師,人家畢竟是經過系統學習,能讓王巨迅速與這時代的氣息接近。

朱儁呆在王家,朱家時不時送來物資,至少在伙食上一家三兄妹都有所改善。

但冬天來了,西北很冷的,王家窮得四壁皆空,甚至遮不住風雨,這也是無奈的事,難道指望王巨能在一年內治出多少家業?那豈不是笑話,就是這間棚屋,還是鄉親們與二叔合夥替王巨兄妹蓋的。

朱家到時候會有朱家的顧慮,至少朱母一定會擔心。

因此王巨抱著不強求也不阻攔的態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留下來更好,朱儁不是一個無事生非的富家子,不留下也罷。

天便迅速冷了下去。

二嬸送來了三件皮襖,非是裘,就是利用二叔打獵獵到的獸皮,二嬸簡單縫補,做的襖子。

棉花未普及之前,北方人過冬十分困難,因此皮毛十分珍貴,幾件襖子就是皮也值一些錢。

王巨卻遲疑起來。

最後想了半天,才接下三件襖子,不過心中在想:“等過幾天進城,買一些禮物給四個堂弟妹,將這份情還掉吧。”

看著二嬸離去的背影,二妞不屑地說道:“市儈。”

這一詞是從王巨嘴中學來的。

“二妞,不能這麼說,落井下石者多,順水推舟者多,錦上添花者多,而雪中送炭者則少,即便當代大家王黃州王禹偁)於商州落難之時,伸出援助之手的也不過數人,逼迫著他不得不賣馬謀生,最著名的還有廉頗養的那些門客,自古使然。”

“王黃州是誰哪?”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