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筆趣閣> 第一四二章 見好就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四二章 見好就收 (2 / 3)

“減徭役,連差役都不敢動,談何減徭役?”

“覃恩信,靠嘴上說的就有恩信了嗎?想要百姓愛國,國必須愛百姓。具體措施又在哪兒?有沒有獎懲條例?”

“重命令,難道以前朝廷詔令是放……”屁字讓王巨忍了回去:“這不是重朝廷的命令,而是要重他們君子的命令。這十條執行下去,新政如何不敗?”

“難怪仁宗有那五問。”

“是啊,不過範公是好心,可迂闊了,志向太大,然而到了落實時,又沒有明確的步驟,所以有點想當然了。”

實際范仲淹改革也不是一無是處。

不過確實存在著種種原因,不要說改革就一定會頭破血流。

如果手段溫柔一點的改良呢,如鹹平之治以及宋孝宗的改革。

或者破釜沉舟地決心呢,如商鞅變法。

軟是一種策略,硬也是一種策略,就怕心大,決心又不夠,比如未來的熙寧變法。

但確實范仲淹的變法著了下乘。

同樣是失敗的變法,就用熙寧變法來比較吧。

王安石著手於財,范仲淹著手於人事。

不要說宋神宗時財政危機,慶曆革新時財政危機更嚴重。

然而范仲淹拿出手的東西要麼老生常談,要麼假大空。假,掛羊頭賣狗肉,如范仲淹的人事改革。大,用心是好的,也能實現,可實現的土壤不夠,如王安石的青苗法。空,實現不了的卻拿了出來,或者沒有明確目標與具體步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王安石變法也過於急躁,用心多少也有些不良,不是富民,而是斂財富國。同樣也有老生常談與“大”之嫌,但不假不空。

不錯,官員才德兼備,國家必然大治,可能有多少官員能做到才德兼備?

朱元璋扒皮都不行!

官本位哪!

況且范仲淹連一個私罪都捨不得加工官員,沒有懲,難道高薪養廉就能使官員才德兼備嗎?或者他與歐陽修大筆揮一揮,選出來的官員就是好的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