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txt> 第三九八章 困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九八章 困惑 (2 / 3)

“恩師。為什麼夏商周能立國很長時間?那是諸候立國,王室節制。因此觀看春秋與戰國史書,那一年不在發生戰爭?大量的戰爭,造成百姓一直不能膨脹,所以不存在人口危機。我朝也是,造成這局面,一是兼併,二就是人口。人口膨脹得也快到了這個臨界點。”

“這個人口不大好辦啊。”

“好辦,”王巨說道。

不怕人口多,就怕人口不多,不過得看如何用了。

“好辦?”

“恩師,到了京城,你問一問木棉司就知道了。”

為什麼王安石看到了棉花,立即就想到了木棉司,這個原因也很簡單,江南西路與福建路有多少人口哪?都擠不下去了。但沒有這個人口,木棉司用什麼來變出棉花?

再比如得到了遼東,現在開始用煤炭了,又出現了棉花,那麼廣大的北大荒得安置多少人口?但中原都沒有了人,從哪兒遷民?就是百姓願意遷,官員也會反對的。

但怎麼做,王巨也沒有想清楚,畢竟他的地位仍不高,很多事做不起來。手中的資源同樣有限,雖然延州十個大戶人家因為竹紙被王巨綁捆了。

然而他們只是延州的大戶,不是真正的頂尖大戶。要麼還有高家,王巨敢綁捆高家嗎?王安石也做不到啊。

所以最後只好捆綁內藏庫,逼的。

顛覆!徹底的顛覆!

張載幾乎一言不發。不過王巨喜歡,就這樣進京最好,哪裡不是你發言的地方!

不過王巨也即將面臨著一個危機。

原來他也想過,就象他自己比喻那樣,馬上變法開始了,站隊也要開始了,學蘇東坡那是找死的節奏。往司馬光那邊站,相信會有很多人喜歡的,雖然延州不屬於什麼朔黨,但多少與北方人沾一點腥氣吧。再等腳跟站穩了,來一個大變臉,但那樣太沒節操了。

還有學習呂惠卿,做王安石幫手,小心地耐心地矯正王安石變法中一些不好的地方。所以他都登門拜訪了張方平,說了那些讓張方平奇怪的話。然而不管他怎麼做,王安石未必會聽他的。這才是問題癥結所在。不聽他的,有兩個下場,牽就王安石,早晚會被千夫所指,萬人唾罵。或者讓王安石不高興,象薛向那樣灰溜溜地下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這個選擇一直困惑著他。

直到這次進京述職後,才理清楚,隱身暗處,蓄機發力。

但現在有一個問題就來了,鄭白渠修好了,自己這個任務也完成了。最好的辦法是繼續外放,然而趙頊肯定不會放自己走,到時候自己怎麼辦?

老師呆在京城。若是做得高明,還能勉強置身事物。但自己進了京城,還能置身事外?

張載去了京城。

隨後朝廷又派中使下來。

第一件事是召程昉入京,主持洩洪區與淤田一事。

司馬光看了,王巨看了,兩套方案全部擺在大家面前。對是否北流還是東流,王巨都不大讚同。但朝廷沒有錢,只好湊合,於是王巨說了洩洪區與淤田。

司馬光說東流。因此兩者一結合。東流加洩洪區。然而如何東流,又產生了爭議,張鞏建議立閉北流,司馬光說先將東流疏闊,北流水少,水少積沙就會快,那麼北流漸淺,東流又闊起來,那時才是關閉北流之時,現在關閉北流會容易出事。而且這個時間不會很長。三兩年就夠了。敢情現在都知道這個積沙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