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因為阿雲案,侍御史劉琦與監察御史錢凱與王安石發生了衝突,司馬光上書反對均輸,於是兩人立即附和,說薛向是小人,假以貨泉,任其變易,縱有所入,不免奪商賈之利。
王安石氣得不行,我還沒有開始呢,你們就開始反對了,但人家是言臣,乾的就是這個活計,王安石無奈。
然而機會有的是。
劉述兼判刑部,與刑部丁諷又將王安石的新律法推翻了。王安石這一回真的憤怒了,這個小阿雲,就那麼招你們恨嗎?你們還有沒有一點仁慈心?
因此讓開封判官王克臣追劾劉述之罪,劉琦與錢凱便大罵王安石與陳昇之。
攻擊兩大宰相,好了,一起下吧。劉述知江州,貶琦、凱監處、衢酒稅。
曾公亮懷疑判得太重,王安石說道:“蔣之奇亦降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但錢凱也不是好惹的角色,他現在不敢再罵王安石了,於是將怒火發洩到另一個人身上。孫昌齡與王安石關係不錯,錢凱即將外出之時,當著眾人的面指著孫昌齡罵道:“平日士大夫未嘗知君名正,以王安石昔居憂金陵,君為幕府官,奴事安石,乃薦君及彭思永得舉為御史,今日亦當少念報國,奈何專欲附安石求美官!我視君豬狗不如。”
說著上馬走了。
孫昌齡也沒有長腦子,錢凱一激,於是上書說王克臣阿奉當權,欺蔽聰明。
王安石氣得無語,也將孫昌齡貶到蘄州做了通判。
一下子又弄走了五個大臣,能安靜了吧。
然而王安石內部開始窩裡反了。小蘇上書道,漢武帝外事四夷,內興宮室。財用匱竭,力不能支。故用賈人桑弘羊之說,買賤賣貴,謂之均輸,雖曰民不加賦而國用饒足,終是法術不正。
這裡王安石終於出現失誤。
實際可以坐下來慢慢交流的,只要將朝廷財政困難說出來,並且再說一下,它是臨時之策。也許小蘇會理解。
但王安石根本就沒有與小蘇溝通,或者他根本就不想它成為臨時之策,而是想成為長久之策。
所以小蘇很失望,他的思想是以節流為主,就是節省支出,若是真正的開源,比如木棉司,他同樣也會歡迎。
然而這條理由到了趙頊哪裡,趙頊不認同。
什麼法術不正,只要將財政充盈起來。管它是黑貓白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
然後大蘇又上書,均輸徙貴就賤。用近易遠;然廣置官屬,多出緡錢,豪商大賈,皆疑而不敢動,以為雖不明言販賣,既已許之變易,而不與商賈爭利,未之聞也。
蘇東坡似乎在說蠢話,發運司將貨物購買上來。當然要賣了,這一賣當然與商人爭利了。
然而蘇東坡後面的話沒敢說出來。
這一爭利就壞菜了。
王安石想法是不錯。這是一個大問題,均輸法似乎也解決了這個問題。
然而關健發運司與三司弊到這種地步。京城如何保持繁華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