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txt> 第四一七章 請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一七章 請求 (2 / 3)

“國家斂商稅法門很多,各個場務多如牛毛,不過他們徵的只是中小商的人稅務,真正的豪強是不敢徵的。一旦能徵起來,僅是商稅一項,就會每年給朝廷帶來不菲的收入。”

“陛下。萬萬不可,一旦這項政策執行。那非是施於大商賈商稅,胥吏不敢徵的。那麼又往中小商賈身上強加,又象慶曆戰爭末年那樣了。”呂公著立即說道。

“我只是說一說,晦叔公為何這麼緊張,難道呂家生意做得很大嗎?”

“你!”

“晦叔公,莫緊張,我只是隨便說一說,並沒有上書,更沒有進勸陛下齊商稅,因為一旦執行,比丈量隱田麻煩更大。但臣也在思考一策,一條比青苗法更高明的策略,那才是真正的民不加賦而國自用。”

“何策?”

“不行,現在錢荒,這個策略需要大量銅幣支援,而且臣也沒有想清楚,一旦想清楚了,臣自會上書朝廷。”王巨賣了一個小關子。

“不過你還沒有說出那個更深層次原因。”

“陛下,據臣所知,介甫公變法之初,程顥是同意變法的,為何態度忽然轉變,無外乎晦叔公推薦了程顥為御史,為太子中允。為此,程顥刻意找到我恩師,勸我恩師一同反對介甫公,我恩師未同意,兩人不歡而散。”

也就是節操問題,兩姓家奴了,王巨自然排斥了。

實際還有更更深層次的原因,那便是對二程理學的排斥。

然後程顥找上門來了,豈不是找死的?

但王安石對程顥看得反而很開,一個槍頭子,有什麼好值得重視的。看看,用完了,沒價值了,也就拉倒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王巨說得輕描淡寫,呂公著臉色卻變得難看起來,這分明是說他在結黨對付王安石。

王巨就裝作未看到,似乎他是無心說的一般,然而他在心中說,不是就搞攻擊嗎,俺也會,不比你們做得差。

趙頊同樣臉色變得陰沉。

實際後人對趙頊很多做法不理解,特別在變法上,有人說支援,有人說拖了後腿。準確地說,這兩種說法都能成立。對於變法,趙頊是支援態度的。但某些方面也在節制著王安石一權獨大。

為什麼會這樣,請看趙頊即位之初與韓琦的爭鬥。真怕了。

但能不能說他是杞人憂天呢,還真不。請看秦檜如何將趙構架空的?

因此他一方面堅持著變法,一方面堅守著“異論相攪”。何謂異論相攪,就是讓朝堂保證有不同的聲音。正是因為這樣,才形成了嚴重的黨爭。

所以王巨有時候想一想也迷茫,人無完人,法無完法,制度更沒有完美的制度。就算自己想出一些更高明的制度,趙頊聽從了,當真就是完美的?

可趙頊也不是不防範黨爭。只不過隨著變法的加深,黨爭越來越嚴重,防也防不住了。不過王安石用人也確實是問題,後來不是看不慣程勘嗎,程勘不是提出井田制嗎,那麼就讓程勘執行井田制去,一是讓程勘掉到坑裡,二是轉移目標。然而王安石呢,自己提撥上來的人,卻讓政敵利用起來。成了攻擊自己的武器。程顥還算好的,那個坰王唐坰才叫牛。

相反的,看看司馬光文彥博他們。程顥還不算什麼,那個張茂則呢。現在張茂則是為了巴結王安石,於是截北流取東流。但幾年後的鞭馬案主角是誰,正是這個張茂則!

一個個被他們逼得反水了。

兩邊的手段對比,再加上王安石的固執,讓王巨如何投入王安石陣營?

“陛下,王巨是誣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