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txt> 第475章 鼓聲(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75章 鼓聲(中) (2 / 4)

可這只是一種理論。

因為它的寬度太小了。而且臨近南邊的土山,同樣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坡度。那麼宋軍只要派出少許兵力,這片空障就會成為一個絞肉機。

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利用人數多的優勢,強行將土山與城牆之間的縫隙填上,再利用土山的優勢,居高臨下,一下子殺入大順城。

但這可能嗎?

且不說得多大的工程,就說這個季節。泥土同樣凍硬了,得花多少天。這麼艱難的一鍬一鍬地挖,得挖多少天。才能填上那縫障?

“用石炮。”

“用石炮?”

後世對西夏武器的認識可能就是夏國劍、旋風炮、渾脫、西夏弩,最後才是冷鍛鎧甲。

但這種認識是很錯的。

首先是渾脫,它就是將牛羊等牲畜宰殺後,取其整皮,經過一些特殊處理,然後陰乾幾天,毛就會自動脫落,隨後剩下一張完好的整皮,再密密封上。到渡水時,往口子上吹氣,然後人抱著它渡河。實際就是起著一個原始的救生圈作用。至於小牲畜,則是用來做水囊。若是載重大的貨物時,取幾十根木條釘上,將幾十個渾脫放在木條下面,一艘簡易的小船便成了。

知道其性質,便知道它的究竟了。

水囊、救生圈與羊皮筏!

其實何止是西夏,吐蕃那邊同樣有之,並且後世還保留了下來。

宋朝同樣有之,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用渾脫渡河。也用這個方法,做水囊,或者用這個方法取皮,做“足球”以及皮革製品。不過做皮革製品,還要經過更復雜的加工程式。

但為何這個名詞放在西夏身上則很有名氣了?

窮啊!

窮了,只好用簡便的方法渡河行軍作戰了。

次之是最沒有名氣的冷鍛鎧甲,實際吐蕃那邊也有,瘊子甲。宋朝自慶曆以後,也重視了冷鍛鎧甲。不過這種方法打造鎧甲成本太高,加上種種原因,包括官吏的貪墨,導致在三國當中,宋朝以前的冷鍛鎧甲質量反而是最差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夏國劍也是一樣,宋朝這邊同樣有百鍊鋼武器。當然,也不及夏國劍。

西夏弩技術很優秀,若無李定帶來的西夏弩技術,可以說就沒有神臂弓的出現。不過夏國弩之所以優秀,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甘州犛牛角,僅是這個材料,宋朝就只能望洋興嘆了。不過有了神臂弓,西夏弩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最後就是這個旋風炮,其實就是一種小型投石機,放在駱駝背上發射的。在這種小型投石機上,西夏技術要稍稍先進一點,不過大型投石機仍不如宋朝。

特別是現在。西夏有夏國劍,可是桃溪劍並不比夏國劍差多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