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txt> 第728章 黃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28章 黃河 (2 / 4)

大家陸續地離開。

王巨忽然叫住了蕭偉與石宗回然後說道:“蕭使節,石使節。不要以為原來交趾、占城與大理是三個小國,這三個國家器甲制度都十分完善了,而且無論那一國,都可以動員十萬以上的軍隊。當然,它們不能與貴國相比。不過我朝打敗他們,動用的也僅是落後的廣南兩路資源。所以宋遼若是關係惡化,無論那一方勝利,也僅是慘勝,並且也休要指望那一方將另一方徹底擊敗。而且慘戰後的結果。即便勝利的一方也會因為損失慘重,導致國內矛盾惡化。相比我朝種族比較單一。若是貴國國內矛盾惡化會引起什麼後果,你們應當明白的。所以我們大宋官家所說的。兩國和好,利國利民,並不是戲言,也不是軟弱的話。貴國將歲幣從三十萬提高到五十萬,又得到了七百里河東地界,知足者才能常樂。望二位三思!”

真要因為你們挑起兩國開戰,這個後果你們兩人未必能承擔得起!

老王說道:“子安說得好。”

這才是有理有節的外交言論。

兩個使者臉上表情轉幻不定,不過最終沒有作聲。

王巨也隨著一些大臣去延和殿了。

趙頊等大家來齊後,立即問:“諸卿,遼使為何發難?”

王巨走出來說道:“陛下,勿用擔心,訶黎郡王與段氏兄弟到來,逼迫遼使坐在他們下首,這讓兩個遼使不悅。此外我朝迫降一國,佔有兩國,一番中興之象,多少也讓兩名遼使產生嫉妒之心。如果換成我朝使者奔赴遼國,這種心態只能放在心裡了。然而遼國使者向來包抱著高高在上的心態,因此藉故發難。說不定他們還幻想著以我朝以前軟弱與一些愚蠢的外交手段,說不定真讓臣出使遼國呢。但他們想錯了,就是他們將臣扣留下來,能阻礙我大宋繼續繁榮富強嗎?”

後面的別當真,如果沒有王巨的金手指,宋朝依然還是那麼一回事。這只是王巨自謙的一個說法。

不過許多大臣眼中還有些憂慮。

於是王巨又說道:“還有,我聽聞那個遼國十分仰慕漢家文明,西夏那個小國主也想恢復漢禮,但兩者性質不同,西夏國主想恢復漢禮,只是想利用中國製度禮儀來治理西夏,並不是表示對中國會友好。如李諒祚是也。遼國君主的仰慕則是發自內心。再如遼使,以前遼國派使者來賀正旦,有兩名使者,有四名使者代表太后的兩名使者,代表國君的兩名使者),但不管是四名還是兩名,多是一正一副,契丹人做為正使,漢人做為副使。然而這幾年,遼國派過來的使者,兩名使者多全部是漢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漢人!好一個漢人!”

“陛下,他們做得不錯啊。為何,他們雖是漢人,然而是遼國的漢人,國家在前,族群在後。就象我朝有許多蕃人蠻人。但他們不管是什麼人種,都是我大宋的子民!不過遼主派全用漢人做為使者,這也是一種表態。想要開戰。只有兩種情況下會開戰。”

“那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我朝收復燕雲,那必然會開戰。還有一種情況。我朝與西夏交戰,並且讓西夏產生滅國危險。但這種情況下遼國還未必出兵,而是有兩種動態。一種動態就象慶州戰役那樣,故意揚言派大軍進入麟府路,用此給西夏膽量入侵我朝,他們好在邊上看熱鬧。若是這種動態,他們一是會派使者逼迫我朝從西夏退兵,二是派一些軍隊做佯攻。用以分散我朝注意力。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直接派軍隊支援。除了這兩種情況外,以遼國現在種種,斷然不會輕易入侵我朝。”

“那為何於河北河東廣置精兵?”孫固反擊道。

“這也是根本。牛食素,熊也食素,但狼敢以牛為食物,敢不敢以熊為食物?如果不是邊防的這些精兵,而是敞開國門,將自己變成牛,變成兔子。遼國若不打我朝主意那才怪了。”

“王卿,諸卿,朕召你們來。是商議如何治理黃河。”

關於黃河,王巨很早就提議了。

這些提議也被王安石採納。

其實重心無外乎就是刻意設立一些低窪區,做為洩洪區,一是在汛期時減小黃河的水勢,二是洩洪後河水中的沙泥積澱,可以減弱鹽鹼度,產生大量淤泥,瘦弱的鹽鹼地也就變成了肥沃的耕田。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