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txt> 第735章 最暗黑(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35章 最暗黑(上) (4 / 7)

是單獨設宴,沒有邀請任何大臣到場。

不過傍晚時王巨就聽到兩條訊息。

第一條乃是趙頊賜了這十幾名“代表”官職,非是有實權的差官,全部是職官,然而雖是職官,官職品階很高,張行觀更是賜予了正五品的朝奉大夫之職。

不要以為這個正五品官職不高,因為它關係到了薪酬,因此往往不輕易遷授。

就象去年調到廣南擔任桂州知州的張頡,原來在滄州時只是屯田郎中,一個從五品的職官,因為桂州乃是廣南西路的首府,又在南方,比北方更苦,這才授了張頡這個朝奉大夫。

然而王巨卻估計,到了張行觀頭上,恐怕不是職官,而是變成了階官,有階無薪。當真向張行觀發放正五品的薪酬福利啊,那一年得要上千貫的……

第二條則是科舉。

王巨沒有怎麼說,張行觀也只是隱約地說了彼岸也興辦了教育。

在古代對教育很關心的,於是趙頊認真地詢問。

朝廷馬上就要委派官員前去了,張行觀也不隱瞞,問了,也就答了。

那邊遷徙的都是赤貧百姓,能有幾個百姓能認識字的。

然而遷徙過去的百姓,不僅是種田的,那能為海商們賺取多少錢帛。

當然對農業也要重視,它關係到幾百萬百姓的肚子。

不過更重視的乃是各種工商業,如一些特種植物的種植,製造香水的花卉、香料、水果……畜牧業,鑄造業,紡織業,礦業等等。

有許多行業必須要求百姓識字。

迫於無奈,他們從中原聘請了許多末落的文士前去擔任教授,然後興辦了一些學校。

然而與中原不同。這些教授是官府發放薪酬,學士只要付出書本、筆墨紙硯的費用就可以了。

所以在這個政策刺激下,許多百姓將子女送入學堂讀書。

趙頊聽後。立即說了一句,准許彼岸五十名舉子名額。省試時提前一年向彼岸通知,讓他們來京城參加省試科舉。

張行觀心中鬱悶,彼岸也學經義,但經義只當成識字的手段,實際以實用性比較強的數學為主。

這也是必然,在他心中彼岸不是宋朝的,而是王巨的。

數學才是王巨最拿手的學問。

然而這樣,到京城來能考好麼?

王巨聽張銓之說完後。說道:“這是官家想拉攏的,不用管,如果朝中大臣不反對,到時候就挑選五十名學子來科舉,走一個過場吧。”

張行觀一行人任務算是圓滿完成了,隨著就回南方了。

但不是主持貿易,事兒可不少。

朝廷雖然放開了遷徙百姓,但與交趾的那次不同,官府不會動員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