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是過稅,本州之內只能徵得一道過稅,本路之內,只能徵收兩道過稅。全國之內,只能徵收三道過稅,至於彼岸的貿易。繼續按照市舶司的制度去抽解或專榷。
並且任何胥吏不得以任何形式勒索商賈,如有違者。輕則笞杖,重則黠字流配。
同時王巨又與李承之共同著寫了十五道胥吏守則,然後印刷出來,向所有胥吏發放。
開始這一步,大家都沒有反對。
這不是王巨第一次整頓了,去年就整頓了科配與公使錢。
而且針對的僅是胥吏,而不是各個有來頭的商賈,因此許多大臣不會產生太多的排斥。
再說。就是沒有王巨去年親眼看到李老漢的一幕,大家也清楚,宋朝下面各個場務確實太混亂了。
就是有的人對這十五條胥吏守則表示狐疑,對付胥吏可以,別將海外的那二十條幹部部守則拿出來啊啊啊!
那可要命了。
這不可能的。
但在這次整頓中又發生了一件事。
趙頊將重臣又召到了延和殿。
如今延和殿幾乎代替了原來的政事堂,成了議事最多的場所。
開始時趙頊問了一下王巨、李承之整頓場務的情況。
其實在場的人,只有他與王巨清楚,整頓場務僅是第一步……
但第一步必須做好了,才能為後面一步打下基礎。
王巨與李承之分別做了回答。
趙頊額首,又問:“王卿。那個旅行社是怎麼一回事?”
其實王巨很早就提出發展旅遊業。
但大家都沒有太注意。
而且現在交通落後,風景好的地方,往往也是山高水遠的地方。萬一每一年死上幾十個人,那麼不但沒有功,反有罪了。
因此即便飛錢司創立起來,即便可能會發展經濟,但大家對這個旅遊業都自動冷處理了。
朝廷不管,王巨自己兒玩了。
於是經過兩年的籌備,這個旅行社出來了。
它的主線就是從京城開始的,然後順五丈河東下,直奔泰山。或者直接從汴水下揚州,但兩條道終點皆是揚州。從揚州又開始分岔。一條直奔江州、嶽州,一條是下蘇州。直達杭州,再從杭州繞到江寧,然後達江州嶽州。再從湘水,順靈渠達桂州,直奔雲南路。從大理城再分開,一條是王巨回來的道路,一條是從烏蠻去成都的道路。
也就是這條旅遊路線,幾乎將宋朝囊括了大半,五嶽能看到四嶽,沿途更有許多瑰麗的風景區。
但不是一定要百姓來一個全國遊的,在這條主線上,可以分成若干旅遊路線,用來短途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