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神容易。再請回來,那就難了。
章全忠與黃和被帶了進來。
趙頊問:“章卿,黃卿。大海之上,可否辛苦?”
黃和說道:“陛下。去的時候遇到一次大颶風,奴婢差一點就見不到陛下了。”
兩人南下時,還有一批船沒有走,不過那些船不是去澳州的,而是去臨近宋朝的呂宋等島嶼上。
然而王巨去了豐市。
豐市在什麼地方呢,就在王巨前世的皮里港。
這也沒有辦法,如今所開發的地區看似面積廣大,但許多是熱帶地區。除了南方的百姓,北方的百姓上去幾乎都無法生存。因此必然要開發南澳地區。可是澳州看似很大,但缺少大的河流。稍大一點的河流不過就是墨累河了。因此墨累河成了移民開發的重心所在。
這一繞繞得多遠啦。
不過張行觀也不錯,立即找來一艘質量最好的護衛船,讓他們立即去彼岸。隨船隊肯定不行了,必然會錯過季風。
但沒想到在半途遇到了一次大型颱風。
護衛船是以護衛與戰鬥為目標的,因此必須要求船隻靈活,一般船隻不大,而且船形狹長,但無疑抗浪性要稍差一點。
颱風捲起如山一般的海浪。這艘護衛船就象一隻皮球一般拋來拋去。
好在船上舵手與水手經驗足,沉著冷靜的將這艘船駛離風暴區。
“駛離風暴區?”趙頊好奇地問。
“陛下,無論多大的颶風。都有一定範圍的。遇到這種情況,必須立即放下風帆,否則風浪鼓催,再鼓著風帆迅速移動,船隻就會失事。但放下風帆依然不夠,必須將船舵控制好,破浪而行。然而也不能只顧著破浪,那麼颶風仍催著船隻向後或向前移動,船隻就會久久地陷入颶風巨浪裡。因此在破浪的同時。必須藉助風浪,緩緩脫離這個風暴。船隻才能安全。”
其實就是大海航行靠舵手。
王巨才開始去泉州時,船隻數量還沒有那麼多。然而每年都會有好幾艘船出事故。王巨十分不悅,雖然看似比例不是太高,然而每一個水手正常來說,得在海上飄上三十年辰光,如果乘以三十,則意味著三分之一的水手早晚得葬身大海。
於是下令,嚴格訓練舵手水手,改進船隻技術,加大船隻噸位,同時在船上設立嚴格的管理制度。
這些年漸漸將事故率控制在千分之二左右,再加上設制了相關的營救措施,基本上將不能善始善終的比例下降到了百分之五。
這個犧牲率還稍稍能讓人接收的。
畢竟這是大海,不是大運河,想不出事,那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章黃二人這一行,雖然有危險,但這個危險率只有五百分之一,還是順著海岸線跑的,因此就是有了危險,只要及時上了皮筏,套上救生圈,就有三分之一的機率被援救回來。
然而兩人不知道啊,那次颱風將他們嚇壞了。
不過最後兩人還是平安地抵達了豐市,一個美麗的港口,地形優越,適宜種植,氣溫更是與中原相差無幾。
但這不是兩人關心的。
他們立即找到王巨,然後傳旨。